杜家父子继续前往纽约,杨三强在中途下车,普雷斯科特已经开车等在车站外。
一路上火车所过之处都是荒凉无比,杨三强在国内也坐过火车,可是真没有这次乘坐这趟火车时间这么长。杨三强和杜盛这两个同龄人倒是越来越熟悉,杜盛没事就从他们父子俩的包厢来找新伙伴玩耍。
杜盛觉得这个从故乡来美国的年轻人非常奇怪,什么都爱听,哪怕是一件杜盛觉得非常简单的小事,比如小时候在哪里上学,班上有几个黑人同学,小时候糖果的价格,地震后家里的困难,这些他都爱听。
后来杨三强又让杜盛请杜青峰来包厢,父子两人轮番讲故事,时间就过的很快。
杨三强随身带了一箱子书籍,是这次在旧金山临出发前迪恩交给他的。火车上待着的时间非常长,杨三强就打开书箱,拿出来阅读,有看过的书籍就略过,没看过的法律文书就拿过来仔细阅读。
这次迪恩给的这个箱子里竟然还有不少美国已经审理判决的案例文件,杜盛对那些大部头的法律书籍不感兴趣,倒是拿着杨三强看完放在一边的案例文件看得津津有味。
杜青峰其实只认识不太多的英文,虽说他从小在旧金山长大,也只是会说英语。中国字还是小时候跟来美国做生意的邻居学的,那个邻居是广东人,老海客。是老杜拿着两条黄大鱼,一包干紫菜上门求来的机会。学会写字的杜青峰就接过老杜那个破旧的笔记本,将上面只有老杜懂得的记号编译成那个牛皮笔记本上的一条条捐赠,一个个梦想归乡前辈们的遗愿。
杜家两个儿子,大儿子杜茂上学期间遇见地震,中断了学业,去跟师父学了瓦工。二儿子杜盛当初年岁小,后来还是在家里三口人的努力下将他供到了中学毕业。
杜家不容易,杜盛从小就懂,所以才有不读书去工作的念头。杜盛比杜茂聪明,读书容易,父母和哥哥早就商量过,只要他能读书,咬咬牙全家再苦几年,也要将老二送去读大学。
老杜早就打听过,美国的大学学费非常昂贵,三年中学的学费可能都不够一年大学的花销。这次带着老二去纽约找司大哥,就是想将老二交给他,家里真是供不起了!
将孩子交给司大哥和嫂子,老杜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说两家是通家之好都不够,也就是司大哥和自己没有同一个姓而已,亲兄弟也不够表达两人的关系。
司大哥跟自己同岁,比自己大半岁。当年还是自己从酒楼后面将他捡回家的,说是捡回家也没错。
那时候年岁小,干不来重活,杜青峰就在家附近的酒楼帮着打扫打扫地面,跑跑腿,帮酒楼送送餐盒。
司大哥是从国内坐船来到旧金山的,是在家乡实在过不下去,才想着出海闯荡,求个活路。
司家妈妈将家里所有值钱的物件都卖了,还卖了祖屋才筹够五十大洋。十二岁,看起来只有**岁左右的样子,司大哥就这样被中人带上了去美国的轮船。因为中人说去美国能吃饱饭,看着在家乡就快饿死的儿子。司家妈妈又是下跪、又是磕头,手里捧着变卖祖屋得来的五十大洋,中人要的是七十大洋,估计是看司家实在是没更多的钱,就收下那五十大洋领走了司大哥。
司大哥后来才知道,这些从老家被带到美国的人,都被送进农场,矿场,工地。那些美国人要为他们每一个人付给中人八十美元,这些可以说是被贩卖过来的华族人要在美国雇主那里干满十年的活,工资还非常非常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