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和”级,日本联合舰队最新锐的两艘“长门”级战列舰能难以与“皇帝”级一决雌雄。即便不考虑数量上的劣势,已经服役了近二十年的“长门”级战列舰除了主炮口径上不输给“皇帝”级之外,其他各项性能都不占优势!
也就是说,在“大和”级战列舰服役之前,日本海军不但在主力舰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在主力舰“质量”上也将处于劣势!
这期间,大明帝国海军足足有一年以上的时间来对付日本联合舰队。
在高野五十六,以及那些坚信大明帝国会主动挑起战争的日本海军将领眼里,大明帝国海军疯狂的扩军备战,不是为了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又是为了什么?
更何况,大明帝国的工业实力远远超过了日本。
为了建造两艘“大和”级战列舰(后追加了两艘),日本对全国的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进行了全面调整。也就是说,日本集全国之力,也需要四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大和”号战列舰的建造工作。
相应的,大明帝国仅仅用了两年,就完成了四艘“皇帝”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
在海军经费得到增加的情况下,另外四艘战列舰也肯定能在两年之内完工!
差距,明显的,绝对的,致命的差距。
如此一来,高野五十六,以及南云忠一等人更加有理由相信,拖下去,只会对“大日本帝国”不利。如果避免不了与大明帝国的全面战争,晚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最好能够将美英全都拖下水!
正是如此,高野五十六发布了《联合舰队机密作战命令第一号》,正式启动了偷袭大明帝国主力舰队的作战策划工作。
在此之前,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已经下达了经天皇批准的《大海令第一号》备战命令。
如此一来,高野五十六已经掌握了对大明帝国开战的权力。
九月初,联合舰队就做好了战争准备。一切,都只需要最终的作战计划。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小泽治三郎由第三舰队调往南遣舰队,成为了南遣舰队司令官,也就是快速战列舰群的司令官。
接到调遣命令的时候,小泽治三郎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被“踢出局”了。
直到搭乘“比睿”号到达达沃港的时候,小泽治三郎才想明白,他被“踢出局”是必然的事情,也是迟早的事情。
因为,从根本上,小泽治三郎反对贸然与大明帝国开战,更反对去打一场注定不会胜利,即便获胜也难以得到好处的战争。毫无疑问,他的观点完全不符合高野五十六的计划。所以他不“出局”,该谁才“出局”?
三日前,当小泽治三郎接到大本营海军部的电令时,就意识到,战争快要爆发了。
按照大本营的命令,小泽治三郎准时率领舰队离开了达沃港,并且北上与联合舰队会合。航行途中,连续数封电报让他极为震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