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正是佩皮诺的真实想法。
凌晨零点,佩皮诺下令将航向转到了二百七十度,并且将航行度提高到了二十二节。
这一决策表明,佩皮诺仍然想缩短交战距离,而不是立即与美军决战。
另外,佩皮诺肯定心存一丝幻想,认为美军舰队在干掉了“德意志”号与“日耳曼”号战列舰之后,会主动离开战场,而不是与六艘价值不大的“老式战列舰”决战。
只是,佩皮诺的这一想法很快就落空了。
凌晨零点二十五分,把距离拉开到二万米左右的时候,美军主力编队的航向转到了零度。
显然,米切尔非常准确的控制着舰队的航行轨迹,并且非常清楚“俾斯麦”级战列舰与“维内托”级战列舰主炮的直射距离。
转向还没有完成,八艘美军战列舰再次开火。
这次,打击的对象是“俾斯麦”号与“提尔皮茨”号。
面对美军的炮击,佩皮诺再次下令加,继续逼近美军主力编队。
此时,快战列舰与拥有快战列舰的度的条约型战列舰的差距表现了出来。不说别的,条约型战列舰的加性能明显不如快战列舰,其航从二十二节提高到二十七节,花了足足五分钟的时间,而快战列舰将航从二十二节提高到二十七节,只需要二分钟的时间。
万别小看这三分钟的差距,这足以让战列舰完成三次齐射了。
凌晨零点三十一分,“俾斯麦”号中弹起火。
因为一直躲在“俾斯麦”号的后面,所以“提尔皮茨”号避开了所有打来的炮弹。可这却让美军八艘战列舰全都把炮口对准了“俾斯麦”号。
凌晨零点三十四分,“俾斯麦”号连续被二枚穿甲弹击中。
结果可以说是灾难性的,不但从航海舰桥向上的所有上层建筑被穿甲弹炸成了废墟,连舰都被穿甲弹炸脱了十多米长的一段。
本来“俾斯麦”级战列舰的防护设计就存在重大缺陷,在北大西洋战场上,甚至被威力本来就很差的十四英寸舰炮打残过,在面对十六英寸穿甲弹,而且是威力强大的重型穿甲弹时,其防护更是严重不足。
连“德意志”级战列舰都扛不住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的轰击,“俾斯麦”级又怎么扛得住呢?
凌晨零点三十八分,“俾斯麦”号的度降低到了二十节以下。
“提尔皮茨”号也迅减,继续躲在了“俾斯麦”号的**后面。
凌晨零点四十分,双方的交战距离再次缩短到了一万二千米左右。
就在佩皮诺准备下令转向的时候,美军主力编队再次转向到了二百七十度,并且在五分钟之内就将航从十六节提高到了二十四节。
面对这一情况,佩皮诺只能下令继续加前进。
这是个很无奈的决定,面对加性能好得多的快战列舰,六艘“老式战列舰”只能望洋兴叹。
米切尔的战术也很简单,就是不断转向,保持足够的交战距离,不给对手任何机会。
当然,在海战中,往往越简单的战术越能奏效。
凌晨一点过五分,双方的距离再次拉大到了一万五千米左右。
因为双方的度都已达到了三十节左右,所以距离不会继续扩大。在此情况下,米切尔再次下达了转向的命令,美军主力编队的航向转到了一百八十度。
佩皮诺没有让舰队转向,因为他知道,在这次转向之后,美军就很难继续采用之前的战术。无论如何,交战距离都将缩短到一万米左右!(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
【您现在访问的是万卷书屋:欢迎注册用户,享受10组书架功能实时关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