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九百四十二章 王图参加国宴

一任巡抚之后,也就可以奢望一部尚书职务,或者权重部门的左侍郎职,从而获得进入御书房的门票。

不过即便是现在的工业部左侍郎,那也属于帝国的高级官员了。

因为从二品是各部右侍郎,左侍郎,各省巡抚的品级。

而少数从二品的左侍郎,已经有资格进入御书房,成为协办大臣,真正意义上的进入大楚帝国的决策层。

当然了,这种例子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一般都是虽然还是挂着从二品的左侍郎衔,但实际上已经直接负责一个权重部门的实际事务。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某个部门的尚书进入御书房,成为参务大臣,而成为参务大臣后往往需要分管一大堆事务,参务大臣就算是超级工作狂也不可能在分管诸多事务后,还能够亲自负责本官职务所在的部门具体事务。

这也导致了大楚帝国的高级政坛里,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那就是部分机构里会出现从二品的左侍郎实际负责某个权重机构,然后其下不仅仅有一个右侍郎,而是两个右侍郎……

典型例子就是督察院这个机构,因为这个机构的历任‘大都御史’,几乎都是参务大臣……这也导致了这个机构的‘大都御史’,某种意义上已经变成了虚职。

因此长期以来实际负责这个部门具体事务的都是左都御史,然后下头会设置两个右都御史。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大楚帝国里的参务院,不管是参务大臣也好,协办大臣也罢,都不是属于实际职务,更没有品级和俸禄,连办公地点都是罗志学的私人书房,也就是御书房里。

所谓的参务大臣,那只是个口头称呼,准确的说是民间称呼,在官方文件里是没有这么个称呼的,有的只是‘入值御书房参赞军政要务’,协办大臣则是“入值御书房协办军政要务’。

突出的是一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体现的是皇权的权威。

但实际参务大臣们干的事,和传统意义上的阁臣们干的事也没啥区别。

甚至可以说,大楚帝国的参务大臣和前明的阁臣,其区别不在于职权,而在于任免,前明的阁臣是大臣们廷推出来的,皇帝只能选接受或不接受……实际操作里基本无法拒绝,因为廷推结果意味着官僚集团的意见至少是大多数,要不然无法通过廷推,皇帝除非和百官彻底翻脸,不然不会拒绝的。

而大楚帝国的参务大臣,则是皇帝直接选拨任命,任免由心,甚至连正式程序都不用,一道中旨就行了……

这是皇权高度集中的体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