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data: 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
高老师的英文非常流利地道,解释也十分清晰。
可惜,他精心准备的导论内容,不但没能突破昨天大家共同探讨之后由苏淮做的总结,甚至在前瞻性上面都差了不止一筹。
顾久玥一边听课,一边侧头瞥了苏淮一眼。
也就是她从来不看玄幻网文,否则,此刻的心情就有一个非常好的词来描述——此子恐怖如斯!
黄梦婷注意到她的视线,靠过来悄悄嘀咕:“咱们班长好厉害啊……”
顾久玥点点头。
她身后也是类似的议论,甚至有人吐槽:“mit的海归就这水平?”
另外一个女生安慰道:“有没有可能,是苏淮太强了?”
顾久玥又点了点头。
嗯,就是这样!
数据圣子苏狗淮谁都没搭理,默默翻书翻到了第3.2章,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83点的双商终于显现出在学习领域的威力。
上辈子,苏淮学电子商务的时候,不管多努力,在班里也就是个中游水平。
不怎么学习的陈暖晗轻轻松松排在他前面。
然而,哪怕是班里第一的同学,扔到清北去也只是垫底的学渣。
那帮怪物到底有多么天才,苏淮根本想象不到。
但是现在,苏淮做到了一目十行,而且对于文字性的总结概括阅之即懂,根本不需要费力思考,理解文字仿佛天经地义。
理解内容的同时,也轻松区分出何为重点、何为末节,把重点记住并吸收,细枝末节一掠而过。
看书效率之高,他自己都感到震惊。
草!
83和66只差了区区17点,怎么感觉像是隔着一个物种?!
以前的我难不成是猪吗?
苏淮默默做了对比,然后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用任何语言都形容不出来的震撼。
因为人类的智力是基本固定的,笨的人,他的经验会增加,认知会成长,但是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很难有大的变化,所以他们没法凭空想象聪明人是怎么思考的。
而天才有可能因为病情,变得健忘、变得反应慢,但是思维能力和眼光不太会受影响,所以他们也理解不了普通人在理解复杂问题上的困扰。
比如那个会5国语言的俄罗斯在华记者,两口子都是超高智商的学霸,生出来的儿子却怎么都学不会英文然后高喊着“我要洋人死”。
哄堂大孝之外的故事是,老维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苦恼的讲:我不是非要他学习好,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那么难?
天才表面上可以向下兼容,去理解普通人,但实际上两者间的思路从来不一样。
但凡听过韦东奕半堂课,都能感受到对方思考过程的跳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