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交换比上来看,美日联军仍然占有优势,但是与以往的空战相比,这根本算不上优势。要知道,在此之前,即便在第三次南京会战中,美日联军在空战中的交换比也达到了一比四,而在之前的两年多里,美军在空战中的交换比更是达到了一比十二。这次不到一比二的空战交换比,确实没有什么好炫耀的。
更重要的是,激烈的空战,严重削弱了美日联军的对地支援力量。
除了不得不让更多的战斗机执行制空作战任务之外,比如在十六日上午,美日联军的很多F-35战斗机就放弃了对地攻击任务,挂上对空导弹,跟随F-22战斗机执行制空任务。即便到了当天晚上,美军也抽调了一百多架F-35战斗机增强制空作战力量,使得美日联军没有能够按照计划完成对地打击任务。
频繁的空战,也对美日联军的指挥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不得不优先照顾制空战斗机的时候,美日联军的预警机、电子战机与联合指挥机不得不把重点放在空中,无法全力照顾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空军先进战斗机的威胁下,美日联军不得不将预警机的巡逻空域后撤数百公里,从而更加严重的影响到了对地打击行动。
正是因为空中打击不力,美日联军才不得不将火力准备时间延长到二十四小时。
当然,在此之前,帕特里奇也预料到了这一情况。毕竟在第三次南京会战中,中国空军就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给美台联军制造了不少麻烦。随着双方把重心转移到北方,中国空军必然会集中更多的先进战斗机,也就具有更加强大的战斗力。与之相比,美日联军的空中力量却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可以说,中国空军将是美日联军面对的第一道坎。
这一点,早在一年前,帕特里奇就预料到了,因此他才会在赤山会战中,以攻占北京为最高目的。
事实上,因为中国空军的巨大威胁,所以帕特里奇不得不在作战行动上有所顾虑。
说得直接一点,中国空军的存在,对美日联军的地面进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十七日凌晨,火力准备完成之后,美日联军起了地面进攻,战斗先在遵化打响。
这一点,完全在罗耀武的预料之中。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遵化在北京与天津的东边,也是东北军的防线结合部。守卫遵化的是东北军中战斗力较弱的第四十集团军,在南面驻扎了战斗力极强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北面则是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七集团军,第十六集团军则部署在三河,而第二十六集团军则放在廊坊,充当战役预备队。从这一部署来看,遵化的防御最为薄弱,也最容易突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