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三百零九章 神秘的古蜀国

而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应是华夏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

以前历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地传播到全中国。

一直以来,我们华夏人都认为,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母亲河,一切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都是从黄河流域开始的。

而长江流域,则是后来黄河流域的文化向南拓张,才征服了的地方。

在商周时期,华夏文明才差不多进入长江流域。

一直到两汉时期,长江以南的岭南地区,才进入华夏文化的控制区。

当时的史学家,认为华夏文化的发展是从北到南,逐渐扩张的。

而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之后发现的良渚古城,更是再次证明了,华夏文化并非是从黄河流域向北逐渐扩张形成的。

而是一南一北,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有并行的华夏文化,最终两个流域的华夏文化互相交融、融合之后,才形成了现在的华夏文明!

也就是说,不只是黄河,长江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华夏文明是二元发展的,而非一元发展!

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坑出土的青铜器,除青铜容器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青铜文化风格外,其余的器物种类和造型都具有极为强烈的本地特征。

这说明,在中原文化处于商代的时候,蜀地已经有一个成熟的本地文化了。

这个本地文化不但和商,以及长江中游有所接触和交融,并且本身也有很强盛的文明。

蜀国青铜文明不但高度发达,而且还有独具一格的面貌!

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高384厘米,三簇树枝,每簇三枝、共九枝,上有27果九鸟,树侧有一龙缘树逶迤而下,具推断可能为古神话传说中扶桑树。

世界上最早的金杖,长142厘米,直径2.3厘米,重700多克,上有刻划的人头、鱼鸟纹饰。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通高262厘米,重逾180千克,被称为铜像之王。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高64.5厘米,两耳间相距138.5厘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满级考古大师请大家收藏:(www.hxjxsw.com)满级考古大师花香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像,面具,达50多件。

这些都是三星堆出土的世界级的重量考古文物!

并且这些文物,都是独立在古蜀国地区,自己发源出来的风格和文化,并非是受到夏商乃至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影响而发展出来的!

在三星堆遗址发现之前,“蜀”字最早发现于商代的甲骨文中。

据记载武王伐纣时蜀人曾经相助。

但关于蜀国的历史在先秦文献中一直没有详细记载。

直到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中才记载了关于蜀国的历史和传说。

关于蜀国历史最着名的诗句是李白在《蜀道难》中所写:“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也就是说,在中原文化中,有记载的“蜀国”,最早也就只能追朔到商代中晚期。

而三星堆的发现,完全推翻了华夏人对“蜀国”的了解。

商代中晚期时的“蜀国”,已经是三星堆文化中的晚期文化了。

三星堆文化的灭亡时间,也就是差不多在商末周初。

先秦时期的“蜀人”,是三星堆文化灭亡之后,蜀地继承了三星堆文化的后人!

真正的“古蜀国”,被掩盖在了三星堆遗址的四期文化之下,正在等待后人揭开他们的面纱!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返回书架

喜欢满级考古大师请大家收藏:(www.hxjxsw.com)满级考古大师花香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