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春秋时名汜,因周襄王曾经在此避难居住,后来楚灵王在汜之西北筑新城时,故名襄城。
地理上东倚伏牛山脉之首,西接黄淮平原东缘。县境西南部为连绵起伏的浅山区,全县地势呈西高东低。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河南小县,一个农业小城。
楚军的情报人员早把襄城的底细摸的一清二楚,张山并非轻敌也非狂妄,他是自信,在掌握了详细情报之后,那种掌控局势的自信。
城中三千余流匪,能勉强称的上战士者不过千人,精壮的家丁五百左右。虽然城里也有些准备,城头上有擂木撞杆等,可他们这样的防御连最普通的官军水平都达不到。
襄城防御最薄弱之处,就在于虽有两丈多的城墙,可城头上去没有炮,也没有瓮城。流匪一门将军炮都没,更别说红夷炮。
“流匪只有几门虎蹲,还是我卖给他们的,每门卖了一百两银子。”陈观禀报道。
不过虎蹲在楚军中早就被彻底淘汰出去了,根本算不上炮。楚军火力最弱的四磅山地榴,也远超这些旧式虎蹲无数倍。
剿总参谋处的参谋们迅速的推演了几遍,很快就拿出了几个作战方案,张山与手下军官们对作战计划商讨了一下,做了几处修改,最终选中了一个最简单的计划。
直接集中骑兵炮轰击南门,骑马步兵准备等城破后随时攻入城中,轻骑兵则负责围住其余几门,防止贼军逃跑,并对城头进行一些袭扰。
南门外集中了随军带来的骑兵炮和山地榴,炮手们迅速的架设炮兵阵地,按着炮兵操典有条不紊的在炮兵参谋和士官们的指挥下做着准备。
骑马步兵早已经下马,他们的战马安在后方,他们排起了纵队。这种队形与横队相比,火力相当要弱些。但却更容易保持队形,特别是适合冲锋,不易队形散开。但这种纵队相比横队也有些缺点,那就是火力稍弱。而且最怕敌军的火炮。
一个横列,被实心的炮弹击中,最多伤亡一两个人。但纵队被实心炮弹击中时,有时却可能一个纵队兵线都被摧毁。
对付襄城这样一座既没火炮,也没瓮城、护城河和羊马墙等防御工事的小县城。楚军确实有种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炮车一辆辆的推到了炮兵参谋划定的位置。
因为清楚的知道城头上缺少远程武器,因此炮兵们放心的把火炮直接推到了城下二百步的距离位置,抵近到这个距离后,骑兵炮和山地榴稍显减弱的射程和火力,也得到弥补。
一声轰鸣,十余门骑兵炮和山地榴依次轰响,将一枚枚炮弹轰向城墙。实心的铁弹砸在城墙之上,夯土的城墙立时大块的剥落泥土。
骑兵炮发射实心铁弹,对着城墙猛轰。而山地榴则开始改换榴霰弹,一枚枚榴霰弹经过减装发射。纷纷飞到南门城头上空,凌空爆裂,城头上的贼匪顿时哭爹喊娘。
虽然站在南门城头上的,是王杰亲自带领的家丁,许多都曾是他当年在千户所时的老部下。可就算当初,他们也不过是群农兵,何曾见识过楚军这样的精锐,这样的新式战法。
黄土夯制的城墙并不结实,在承受了楚军火炮的一阵抵近猛烈轰击后,终于轰然倒塌。烟雾阵阵散开。出现了一道大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