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353、草原上的巴士底狱

他们一代代的人就这样颠沛流离,吃尽辛苦的艰难求生。

春季去捕捉老鼠和旱獭、夏季射猎天鹅和野鸡,秋天有鹿和狍子,冬天去和狼群抢夺黄羊。

虽然野生动物在草原上很常见。因为要放牧,只能闲暇的时间才能去打猎,而且经常空手而归。所以渔猎并不靠谱,要是指着这个,全家都能饿死。

打到猎物也不见得就是好事,这些动物都有各种病毒,甚至还有鼠疫。

所以牧民大多面黄肌瘦,毡房也破破烂烂,女人和崽子衣不蔽体,很多崽子都光屁股到十几岁。

为了一口铁锅,杀掉几十个人也是值得的。

绝大多数穷人,只能用皮袋子加水煮东西吃。盐巴也是稀罕货,更不用说茶叶了。

有肉吃,有盐吃,能喝茶,有马奶酒喝。那妥妥的就是贵族老爷的待遇。

因为大明的封锁政策,物资奇缺,草原上寸布难得,毡裘不耐夏热,苦不堪言。蚊虫又分外的厉害,光膀子是绝对不好受的,就是拉屎,也要不停的摆动屁股,否则蚊虫会让你这这短短的几分钟里怀疑人生。

和海禁政策便宜了东南的士绅们一样。长城沿线的封锁政策便宜了晋商和九边重镇的将领以及文官、监军太监。

他们全部参与走私,把内地便宜的很的东西,在草原上卖出了天价。海禁和边禁其实只是禁止了百姓和普通商人,对于特权阶层和放屁没有两样。

根据史书记载,只有过节的时候,蒙古牧民才能杀一只羊,还是好几家人分着吃。

能够大量吃肉的情况一般都是白灾时,牛羊大批冻死。或者瘦弱的牛羊没法度过冬天,才会无奈的杀了吃肉。

可能今年冬天有肉吃,第二年就会全家饿死。

草原上从成吉思汗开始,牧民和奴隶就是没有生产资料的,他们只能依附在王爷、台吉、牧主、军官的下面求生。他们自己和妻女、崽子都是主子的私人财产。和牛羊并无区别。

安三溪的政策,和开天辟地一样,让阳光第一次照耀到了这些底层人的身上。安三溪的话语是那样的振聋发聩。

“为什么放牧的人,没有肉吃,而不劳作的人却可以坐享其成。”

“为什么打仗的人,要把绝大多数的战利品交给不打仗的人,勇敢的人才应该享受最多的东西”

“凭什么你们就是奴隶和牧民,他们却可以高高在上。”

安三溪杀死那些贵族和牧主,把他们的牛羊、女人都没收,分给那些跟着他干的牧民和奴隶。

改变了千百年来草原上的制度。

安三溪把每一百户人家成立一个牧业队,集体占有财产,按劳分配,同时兼顾抚养老弱妇孺和崽子。

人人平等,有能力的就可以当官,能打仗的就可以当战士,就会享受更多的物资分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