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818、天下要乱了

因为京城的百姓,有买低价粮食的机会。就会影响他们哄抬粮价。他们从京城各大仓库偷盗出来的粮食,从军粮里漂没出来的粮食,总要出手才行。

他们的家奴和亲戚,在北直隶各地开设的粮店,就是为了销赃准备的。

现在京城这个北直隶最大的消费市场,有三分之二的家庭,主要是贫民和军户。都可以买到如此低价的粮食,他们根本炒作不起来。

每一天,崇祯都会收到大量弹劾定远伯与民争利的奏章。甚至要求查封兴禾超市。

尤其以六部的文官们最为激烈。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粮本儿制度,对他们伤害太大了。

他们根本没法混在平民中去购买低价粮食,然后运动灾区高价出售。因为粮本上有照片,粮票都是类似邮票,打孔的。用一张撕下来一张,本月的粮票儿,只有本月有效。

他们就是收购粮票,也没用。因为粮票儿,必须本人才能使用。

这些严密的措施,把他们恨得牙痒痒,但是有没有办法,他们根本就不能仿造粮票儿,因为没有那么好的印刷技术,只能干瞪眼。

崇祯有几次站在永定门上向外看,发现京城外面和内部完全是两个世界。城外,漫山遍野的灾民跑到京城来求活。因为他们听说,京城的人,人人都有工作,人人都有饭吃。

朝廷现在根本没有钱来救灾,外面再惨,崇祯也是只能看着。

这也是他火速同意了杨凡修建铁路的原因。

他也急于给这些,密密麻麻的包围了京城的流民们,找些吃饭的地方去。黑压压的十几万人,闹起来可不得了,看的他头皮发麻。

此时的明朝处于明朝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

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

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蜂起。

崇祯放下奏章,有些疲惫的按摩这太阳穴。他感觉哪里突突的跳。

去年开始(1627年),陕北澄县饥民暴动,然后,陕北就暴乱不断。他不停的收到坏消息。

崇祯一直关注着陕西的民变,他勒令骆养性,尽快查清楚陕西民变的情况。

今日,骆养性的报告终于上来了,锦衣卫的密报里说的非常清楚。

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

白水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他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

于是王二率饥民冲县城,杀死张斗耀,然后扯旗造反了。

有了王二的带头,各地纷纷造反,今年已经形成了烽火燎原之势。

七月,王嘉胤、杨六、不沾泥等在陕西府谷等地首举义旗,

汉南王大梁、安塞高迎祥等先后聚众造反,全陕响应。

张献忠也在延安米脂暴乱,锦衣卫密报,此人目前已经投入高迎祥军中。

目前乱匪最大的是王嘉胤军,他们曾经一度占领府谷称王设官,建立了临时朝廷。

此时,崇祯只能寄希望于杨凡尽快剿灭土默特人和鄂尔多斯人,这样西北地区的三边总督麾下的九个总兵,就可以腾出手来,会剿陕北叛乱。

平了陕北的乱匪,才能调动他们出塞。

他很清楚,现在旱灾席卷的是整个北方。

河南、山西、北直隶,山东也减产严重。如果不把陕北的造反乱民剿灭,一旦糜烂到整个北方,朝廷就危险了。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