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350、盛世危机

邓茂七这些人是因为地主和官府勾结,多收取几倍的田租,被逼造反。

而广东的情况也类似。广东官府和豪强勾结,把自耕农强行没收土地,土地交给豪强,强迫农民变成佃农。然后两家分享好处。

农民自然不肯,纷纷反抗。但是官府和卫所出面镇压。这些被夺了地的农民被打被杀,告状无门。所以纷纷造反。

广东当时更是乌烟瘴气,豪强公然在庄稼成熟后,抢收农民的庄稼,农民反抗则被杀死。不反抗就要饿死。当时称为“占沙、抢割”

大明才建立几十年,地方上就已经腐坏到了这样的地步了。按说这個时候应该是上升时期才对,可是大明基层腐坏的速度太快了。到了英宗时,已经出现了全国不稳的苗头。不仅农民此时已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卫所也已经腐朽不堪再用了。卫所的军户,这时候,逃跑的就快有一半了。军官的残酷比地方豪强还厉害。

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就有一个千户,因为克扣粮饷,导致他的部下饿死了一百多人。

朱元璋暴跳如雷,让剩下的士兵和他对枪。就是双方用长矛对刺,这名千户被对他恨之入骨的士兵,当场捅成了马蜂窝。

这些造反牵制了大明很多的精力和兵力。

为了镇压邓茂七,京营先后调走了七万多人。其他各地叛乱也占用了京营的精锐兵力。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土木堡之变前。

“所以说,英宗去土木堡之前,京营的精锐都被掏空了。这些年,各地按下葫芦浮起瓢。今天调京营,明天调京营。留在京城的京营,已经都是些挑剩下的二流货色。”张世泽解释道。

因为京营也腐朽了,吃空饷,冒名顶替各种花活儿开始大量出现。此时,定员四十多万的京营,也就一半能打仗,这些人还都调走了。

明征麓川之役,是明朝朝廷征伐云南麓川宣慰司思任发、思机发父子叛乱的四次战争。

四次征讨分别发生於1439年(正统四年)、1441年(正统六年)、1442年(正统七年)、1448年(正统十三年)。

明朝经过连年征战,仍未彻底平息叛乱,最终以盟约形式结束。

期间连续发动数十万人的进攻,致使大军疲惫、国库亏空。占用了太多的军事资源,导致对北面蒙古瓦剌的防御空虚。

而战争失利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造成云南不稳。

这些都是宣宗朱瞻基放弃交趾造成的恶果。

不仅脚趾没了,缅甸也跟着丢了。而且云南也不稳了。

朱瞻基在辽东放弃奴儿干都司,导致后来女真人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导致他们做大。后来成化朝不得不派出西厂厂公汪直带大军去犁庭扫穴。

太祖和成祖打下来的基业,在仁宣两朝基本丧失了优势。把长城以外,云南和广西以南都丢了。乌斯藏基本脱离、青海被蒙古占了,济州岛也被朝鲜赖了去。

“更要命的是,绰罗斯人强大起来后,仁宣放任他们统一了蒙古。直接造成了北方的边患。也造成了后来的土木堡之变。”张世泽叹息着说道。

“原来如此,土木堡之前,国内四处烽火,南方还有几十万人在作战。京营已经被掏空了,剩下的都是不顶用的废柴。难怪,三万人就击溃了二十多万京营。”杨凡说道。

“绰罗斯人就是准噶尔人吧。我记得也先他们家都姓绰罗斯,现在的准噶尔部也姓绰罗斯。”杨凡问道。

“没错,准噶尔人就是也先的后代。不过现在的瓦剌,叫做卫拉特联盟了。盟主已经不是准噶尔人了。”张世泽说道。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