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七十八章 松花江上

时武当山的秘传。

虽然没有飞天遁地之能,但是让人保全长寿却是可以的。

封长白山,不过是朱祁镇此行之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此刻的朱祁镇航向在松花江上。

顺着松花江西进,朱祁镇坐在船上,倒是轻松了许多。

这一次轻松的不仅仅是朱祁镇,还有随从朱祁镇的数万大军与侍从。

松花江水系乃是东北交通之要道,在永乐年间,就已经是沟通东北的重要水道,否则太宗皇帝也不会大费周章,也要在吉林建立造船厂。

不过,这一次能运送数万人的船队,却是当年的松花江水师留下的船只。

松花江虽然是水陆要道,但是实际上货物运输量并不是太高,原因无他,即便朱祁镇多年移民,但是这里依旧是地广人稀之地,特别是在松花江以北之地,几乎是一片荒芜之地,乃是东北虎的天下。

这样一来,虽然水系发达,水道畅通,商业往来并不多。

反倒是当初大明与瓦刺征战的需要,在松花江中造了大量的船只,建立松花江水师。就是为了保证,不论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水路畅通。

松花江水师最兴旺的时候,人员之多,与当时的海运水师不相上下。

只是而今,却没有什么用处了。

保留了一些之外,就将多余的船只,分给了各地官府。

风帆时代的木船,只要在造的时候并没有偷工减料,好好的保养,能用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不是问题。

而且大明移民也需要这些船只来运输。所以将这些船修整一下,就能运输数万军队。

当然了,朱祁镇的座船是一艘最好的新船。

朱祁镇的关注点,并不在船上,而是在浩浩荡荡的松花江两岸的农田。

总体上来说,在东北的移民是从南到北。当然了,海西除外,海西地区的移民更多是吸纳朝鲜移民。从吉林往北,移民也就越来越少了。只是移民也是通过松花江来往的,屯耕的地方,也都是松花江附近,一方面是便于灌溉,另外一方面就是便于交通。

单单看松花江两岸这数里之地,虽然有一些沼泽地不便于耕种,但是大部分都是农田。

不过,与南边吉林不同,这里的农田大多是种得是大豆高粱小麦等等。

这就是要松花江的流向了,松花江出了长白山之后,先是向西,而后绕了一圈,才向东而去。

而今朱祁镇所在河段,就是向西而行,越往西,就越干旱,纵然是靠着一条松花江,也不大适应种水稻了。东北的水稻种植区,也就是在辽河中下游,在松江下游,等多水的地方。而这里却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