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

“瓦刺也先,也算是一个英雄,用短短数年,就整合了蒙古,联姻兀良哈之后,想来就要大举西进。”

“现在察合台尚在西域,一旦瓦刺扫平西域,倒是大举南侵,就是战祸连接的局面。”

“但是我大明的财力,是一个什么样子,你也是知道的,足够一场大战吗?”

王直心中暗道:“你如果不想修河北水利的话,内库的钱足够打上一场了。”只是这话,王直自然不会说出口了。

朱祁镇说道:“虽然大战还在数年之后的,但是有些准备,不能到了事到临头才做,故而朕需要一个理财之臣。”

“只是,王先生何以教朕?”

王直摸着自己大胡子,好一阵子才说道:“臣听东里公说过一个人,就是现在巡抚江南的周忱。”

朱祁镇说道:“周忱。”

王直说道:“东里公曾经说过,天下理财之臣,无人能出其右。陛下欲理财之臣,非周忱莫属。”

“只是--------”

朱祁镇说道:“只是怎么了?”

王直说道:“周忱的名声不大好。”

朱祁镇翻动自己的大脑,他一天批阅不知道多少奏折,并非任何人名都在朱祁镇心中留下痕迹的。

否则的话,简在帝心,就不会那么重要了。

不过,他还是想起了周忱。倒不是因为周忱理财之能,而是因为他操守,说道:“就是与杭州况钟,并称周况的周忱。”

“百姓称之为青天?”

王直说道:“正是如此。”

朱祁镇听了,随即起身,走进一旁的书架之中。

立即有小太监持灯烛照亮。

原来,朱祁镇与王直聊着聊着,已经入夜了。

朱祁镇的身影消失在层层叠叠的书架之中,朱祁镇看着书架上的铭牌,上面写南直隶,然后又从里面翻了翻,随即拿出一封奏折,却是弹劾周忱。

朱祁镇细细看了,却是弹劾周忱枉改祖制,多征米粮云云。朱祁镇随即笑道:“果然名声不好。”

朱祁镇匆匆翻了几封弹劾。大多都是对周忱在云南改革征税制度的攻击。

此刻朱祁镇对周忱却是大为欣赏。

因为很简单,看一个人,最好的办法,

未必是看他的朋友是谁,看他的敌人是谁也行。

周忱这个人,是一个清官,清官到了什么程度。号称青天。

虽然大明这个时代吏治不错,但是被民间拥为青天的,也就三五个人而已,于谦就是其中之一,而周忱,况钟也是其中之二之三。

周忱在民间名声这么好,甚至锦衣卫都报上来了。说周忱要去什么地方做官,他都先单身而去,微服私访,问百姓最苦之处。

然后一定会解决。

然而在民间名声如此之好的清官,在官场是怎么落了一个名声不好的局面。

之前朱祁镇并没有细想,但是此刻细细想来,实在是可堪玩味之极。

只有利益。

而朱祁镇又看周忱自己的奏折。周忱关于对江南重赋的解决办法。

江南重赋之事,之前也解释过了。

这是一个历史遗落问题。

从太祖太宗对江南一带的赋税,层层加码,让天下过半赋税处于江南,朱祁镇虽然觉得不公平。

但是也不好改。毕竟要付出太多利益了。只是赋税定额太多了,下面的人也就征收不上来了。

宣宗皇帝免除江南赋税,从来是几百万石几百万石的免的。

这是宣宗皇帝大方。

当初朱祁镇或许是这样认为的,但是而今处理政务多了,却已经发现了。并非宣宗皇帝大方,而是面对征收不上来的赋税,就好像是国有银行的坏帐一样。除却一笔勾销,还能怎么样?

这就存在实际上重赋,但是在执行上反而变成了轻税的情况。

而周忱这几年,在江南理清田亩,向朝廷请求减免江南米粮,朝廷也减免了一些,而周忱就将这些定额一一落实。

想来就知道,赋税定额高,固然有一些百姓是真交不少来,但是大多数士绅是不想交而已。

至于周忱用了怎么样的手段,将江南重赋一一落实,并减轻了百姓负担,让百姓称之为青天,却让不少官员弹劾他枉改祖制,多征米粮。

而且不是一个两个,单单朱祁镇这边就有不少,想来转给内阁的更不少。王直负责户部,想来是看过不少,这才说出周忱名声不好的话。

朱祁镇从书架之中,转了出来,虽然还没有确定周忱就是下一任户部尚书,但是心中已经将他放在候选之中了,说道:“先生,可以给我讲讲这一位周青天的事情吗?”

王直说道:“臣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臣所知道多是吏部档案,与官场传闻,未必属实。”

朱祁镇说道:“先生但讲无妨。”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