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

最后一片良田过去之后,大地的颜色就变得奇怪起来。

漫漫的黑土地上面透着一丝丝碧绿之色。

不过,草原上的黑土地,并非与东三省的黑土地一般,是非常肥沃的土地,不过土地被上面一层黑灰覆盖住了。

这就是大明边军烧荒的下场,从这里就是一片宽约一百多里的黑色地带,全部是夜不收放得火。

只是生命之顽强,即便是野火一遍又一遍的焚烧,在每一次野火之后,依然顽强的穿出地面。

这一天,大军以战斗队形走了一天。倒也没有遇见什么人。

在这里,还是大明边军的震慑地带。蒙古人不会轻易来到这里。他们沿着几十年前遗留下的道路,继续走。这都是永乐年间大军北伐时候,重要的后勤线,当初是遍布粮站,几乎运粮队行进一天的时间,就有一座土堡。

就是靠着层层转运,才供应了大军粮草。

只是多年之后,物是人非。

当初的粮站早就变成一片废墟,房屋倒塌,土墙成片片的到底,植物顽强的将他们覆盖住了。

甚至有一些动物,如此草原狼,将这里当成了巢穴。

杨洪看得也有一些莫名的感叹。

因为杨洪当年就是护卫这一段粮道的将领,不知道多少次来往于这里。

就在这废弃的粮站为核心,安营扎寨。休息一晚,第二天,他们继续前行。

杨洪为人庄重严肃,行军之时,上下都沉闷之极,不敢高声说话,只是按照安排好的队形,层层掩护,夜不收放出去不知道多少。一直有传令兵前后奔波。一刻不停。

只是忽然除却这马蹄声,行军之声外,有其他的声音传了过来。

是水声。

元朝所称之御河,上都河。后人称之为滦河的河流,到了。

大军也传来一阵欢呼之声。

杨洪传令全军在白海子与滦河之间休息。

杨洪站在高处俯瞰这一带,心中却有一声可惜,没有说出口。

原因很简单,这一带,乃是边外少有的可以耕种的土地。有人以降水量来确定耕种地区与游牧地区,这个大方向是不错的,但是放在具体情况,却未必准备期。

最少这一带土地依赖滦河的存在,是可以耕种的。

只是能耕种的不过滦河河谷一带,总

体来说,狭长的滦河河谷,也供应不过多少军粮,但是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凡是能耕种的土地,却抛荒。几乎每一个人见了都会说一声可惜了。

只是杨洪并非说出口而已。

随即杨洪督促大军继续北上。

这路就好走多了。

毕竟沿着滦河西岸行走,一路上水源是不用担心的,这就省了杨洪一块心病了。

沿着滦河走了两天。石亨就传来捷报,遇见土寇,斩杀二十级。

杨洪听了,传令道:“石将军见了贼人,只需生擒,无须大开杀戒,此处奉上喻巡边,而不是出征。”

杨洪一听就知道,石亨分明是将一些落单的牧民开刀,赚军功而已。

这一次巡边,杨洪可是没有一点隐瞒。早就放出风声了。

原因很简单,杨洪并不希望与瓦刺在草原上打上一仗。而附近的部落,消息灵通的早就逃之夭夭了。

剩下都是一些耳目迟钝的。

当然了,杨洪并非为蒙古人抱不平,镇守独石堡这么多年。杨洪早就知道,只有死掉的蒙古人,才是最好的蒙古人。

他不过是担心,节外生枝。

毕竟,而今不是永乐年间了。

杨洪担心石亨闹出事情来,就加快了行军。花了数日时间,沿着滦河河道从向北转向向东,也从滦河以西,变成了滦河以北。

而在这个时候,大明开平故卫,前元的上都城到了。

大明开平卫,就是用了元朝的上都城,总体上来说,明朝并没有增建多少。随着宣德年间放弃这里,已经有十年有余了。

十年的时间能改变太多了。

上都城墙依旧很坚固,但是多一些风霜的痕迹,在上都城中也有不少人员活动的痕迹,看看就知道,这并不是他们留下的,是蒙古人。

甚至杨洪看痕迹,就知道,这些蒙古人走了不过一个多月而已。

蒙古人是游牧的,不会定居,但是这里也是蒙古时常停留的地方,毕竟十年之间,很多房子还没有全部坏掉,足够他们躲避风雨。

杨洪一进上都城之后,就立即将大军全部聚集在开平城之中,并且严苛的检查开平城墙。

因为他知道一件事情。

如果按照巡边的计划,这里就是他们北上最远之处,如果瓦刺有异动,想来这个时候也要开始了。

这一段时间,乃是大军最危险的时间。杨洪不得不做最完全的准备。

当然了,杨洪敢来,就用勇气从这里杀回长城以内。只是谨慎与勇气,是并不矛盾的事情。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