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三十六节 洛阳之战(一)

凛冽的寒风从山涧呼啸而过。红日照耀在成片的松柏之间枝头上积压的厚重积雪在阳光下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在这郁郁苍苍的松柏之间隐约可见一所庙宇若隐若现。此地便是著名的洛阳关陵。这关陵因四周环绕柏树林子故又称关林坐落在龙门北边几里处从龙门到洛阳的大道旁边。据说是当年曹操埋葬关羽头颅的地方。自南宋后民间对关羽崇拜愈来愈甚。历朝的帝王也提倡关羽忠君重义的品德。便封关羽为协天大帝又称为武圣人、关圣帝君在全国各地大修关帝庙。加之明朝《三国演义》的流行。这关羽埋头的地方周围庙宇的神殿廊庑越盖越雄伟华美院里院外的石碑越立越多。然而如今战乱肆虐这武圣的庙堂却显得冷冷清清少有人问津。

忽然从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关陵原有的肃穆与宁静。马蹄在积雪上践踏出一连串显眼的蹄印。这些打扰者有些身着绿色军装有些则身穿着铠甲。他们坐下的马儿们昂萧嘶显得精神抖擞。却听一个身着铠甲的中年男子用马鞭指着前面的庙宇向为的将军介绍道:“张将军这里便是关帝庙了。关老爷的头颅便埋在这里。”

“既然此地是武圣人庙。我等就不能造次了。大家还是下马前行吧。”为的将军连忙带头翻身下马。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第二军团军团长张家玉。如今乃是隆武三年的大年初八。此刻的南京还沉浸一片庆祝新年的喜庆气氛之中。王兴的第一军团则在开封外围同清军的十万大军紧张的对峙着。可原本该在南阳驻扎的张家玉和他的第二军团却出现在了离洛阳城四十五里地远的延秋镇。

然而按照兵部的计划如今王兴的第一军团正在开封城的外围吸引着清军在河南以及河北大部分的兵力。然而这次明军行动的真正目标却是——洛阳。显然洛阳的天险并没挡住明军前进的步伐。张家玉的第二军团就是在这寒冷的初春从龙门关神不知鬼不觉的穿越了熊耳山与伏牛山打开了洛阳南方的门户。而这一切除了要归功于明军事先完备的计划与准备外。更主要的是有了伏牛山和熊耳山上各山寨义军的鼎立配合。而那身着铠甲的中年男子便是伏牛山的义军领刘洪起。这次正是他带着伏牛山上三十六个山寨义军为明军主力指引道路张家玉才能如此顺利的通过龙门。只见张家玉抱拳向刘洪起邀请道:“刘将军我们就一起步行上去拜祭关老爷吧。”

“好!关老爷是咱的武圣爷爷就请他保佑咱早日将鞑子赶出关外吧!”刘洪起说罢拱了拱手便引着张家玉一行登上了关陵。如今的关陵久未整修显得萧瑟而又破败。一行人就此穿过了院外的碑林来到了大殿。在张家玉的带领下众人依次向关帝像进香行礼。在心中虔诚的祷告着胜利早日到来。之后刘洪起等人便开始向张家玉介绍起这关陵的历史来。来自广东的张家玉还是第一次来到中原的关陵当然听得是津津有味。而此刻从关陵前边放眼望去香山与龙门山两山对峙而立澎湃的伊水从中流过犹如天然的门阙一般巍为壮观。众人甚至还可以望见龙门北头小街上露出来一面红旗而伊水东岸的香山脚下也有一片帐篷和几面随风招展的红旗。更是让人心潮澎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