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四十二节 桑稻之争(二)

南京内阁的会议事中六个身着官服的官员背对着窗户端坐一排。他们分别是左督御史张慎言、刑部右侍郎沈宸荃、礼部右侍郎朱舜水、湖州布政使黄淳耀、苏州按察使孙兆奎。他们中有官及极品的左督御史也有五品的地方官员。然而此刻他们的表情都异常的严肃凝重象是下了很大一番决心一般。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但整个会议室却静得令人窒息。因为会议的主角还没到。是的在座的五人都是接受了一个人的邀请来到这儿的。她就是帝国相孙露。

此刻张慎言的表情虽然严肃但比起其他人来要从容得多。当他接到内阁会议通知时心里便清楚的知道自己将遇到什么样的结局了。对于直接向皇帝递奏折的事张慎言并不后悔。对此他倒是觉得心安理得。张慎言从来都不是“重农抑商”者。相反他一直提倡本末兼治、“恤商”的经济思想。但现在的朝廷太过放任那些商贾简直将赚钱放在了第一位。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作为司法院左督御史的他要为大明的律法尽责。有些事情必须要让皇上知晓。当然皇帝最后的选择让张慎言多多少少有些心寒。这也进一步证明了那女人只手遮天的力量。若朝廷真就这么被一群小人所把持的话自己的努力又有何用。还不如早日弃官回乡来得清静呢。想到这儿张慎言下意识的摸了一下自己袖子中的一封信。这是他告老还乡的折子。等待会儿自己驳斥过那女人后就直接递这折子。省得就此受辱。

至于坐在末尾的黄淳耀和孙兆奎就是另一番心思了。作为地方官员他二人本没有资格进入这间会议室。不过整个事件的最初起者正是黄淳耀和孙兆奎。湖州、苏州历来都是桑蚕业都极其达。随着当地商会势力的日益增强以及《工商统制法》的颁布。商人们也越的肆无忌惮起来。他们到处圈地将原本肥沃的稻田改种桑树以获取更多的生丝。丝绸业虽然能带来大量的财富。可是就长远看来这却是极其危险的。大量的稻田被占用势必导致粮食的减产粮价的飚升。作为湖州、苏州的地方司法官员黄淳耀和孙兆奎已经见过太多由此引起的纠纷与官司。因此两人虽知商会同相有着密切的联系仍然决定联名上书朝廷揭露江南商会的种种恶行。当然两人在上书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只是没想到相大人会亲自通告通知他们来南京开会。以孙露的身份只要动一动手指头就能让他俩回家卖红薯去。犯不着这么大费周章的叫自己来南京吧。想到这儿黄淳耀和孙兆奎不由的都在心中都开始打起了鼓。不过他二人事先也同张慎言等人通过气了。若是孙露真的就此羞辱众人的话大家就一起递请辞表一同弃官回乡。

正在众人忐忑不安之时会议的主角孙露进来了。跟在她身后的还有户部尚书陈邦彦、户部右侍郎黄宗羲、刑部尚书沈犹龙、司法院右督御史汤来贺。汤来贺一进门就瞥见了底下坐着的张慎言。心中一阵叹息。金铭啊金铭(张慎言字金铭)。你这犟驴脾气何时能改!这么大的一件事竟然都不知会自己一声。直接就跑去向皇上递折子。这皇上能答应吗?这孙相能不知道吗?眼看着张慎言正闭目养神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汤来贺这下也只有摇头苦笑的份了。天启五年张慎言就因曾奏劾大学士冯铨被诬陷。结果被充军到肃州驻于嘉峪关南的酒泉。崇祯元年复职后又在议耿如杞狱时与崇祯皇帝意见不合遭到落职处分。因此无论是在天启朝还是在崇祯朝张慎言都是满朝皆知的刺头儿。这不上任才两年又出事了。看来张慎言这个耿直的傻脾气到死都不可能改得过来的。想到这儿汤来贺不禁看了一眼坐在席的孙露。就不知道这次张慎言又将受到什么样的处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