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80 举先例两臣述隐患 细分析首相护公社

“陈相老夫刚才就已经说了。朝廷完全可以从市场购买粮食进行储备。更何况还有海外的藩属国定期向朝廷纳供粮饷。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朝廷还要为了征粮储粮而死守陈规不变吗。”陈子龙不满地放言道。他实在是不明白为何这“陈规”仅实行了十二年却有如此多的大臣一定要死守不放。

“陈大人太过于乐观了。这么快就忘了前朝崇祯时粮价暴涨、饥民遍野的惨景。老夫记得大人曾经还为此写过一篇《卖儿赋》言词悲愤而又写实。难道大人想看着《卖儿赋》中的惨境日后在我中华朝重演吗?”陈邦彦痛心疾的说道。

“相大人言重了吧。前朝崇祯时恰逢天灾兵乱并至故而粮食紧缺粮价爆涨。加之前朝不体恤民情一味地加征税赋和三饷致使民不聊生最终战乱四起。而我中华朝如今正值政通人和、五谷丰登的盛世之际。怎么会出现老夫在《卖儿赋》中所描述的情景。试问一个初创不久如日中天的盛世王朝怎能与另一个日泊西山的没落王朝做比较?”陈子龙不屑地反问道。以往的历史经验告诉他乱世结束后中原必然会迎来一个大统一的鼎盛时期。而如今的中华朝无论从哪儿一个方面来看都十分符合条件。因此陈邦彦说中原会再现崇祯朝时的惨景陈子龙当然是怎么都不会相信的。

然而陈邦彦却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危言耸听。却见他摇了摇头跟着纠正道:“正如陈大人所言我朝目前确实正处于前无古人的繁荣时期。但是我朝现在所处的状态同样也是前无古人的。历代王朝草创之初无一例外的都会减轻赋税、平分土地做到耕者有其田。在税赋征收上也大多倾向于复古汉景之治以实物征粮为主。待到中期王朝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朝廷财政日益恶化。此时君王与臣子就会想到要变法即对原有的祖制进行一系列的变更以求解决国家所面临的困难。如果变法成功则王朝会迎来新的一轮复兴时称中兴之治。若是不幸失败则整个国家都会陷入混乱之中甚至就此亡国。反观我朝建立不到五年算是‘初创之朝’。加上之前数十年的战乱使中原人口锐减、无主之地甚多因此不用朝廷重新安排也能做到耕者有其田。然而在另一方面我朝又是从前朝禅让而得前朝制度上的不少弊端并没有因战乱而消逝。为此陛下自出任前朝相起便开始推行新法、整顿体制。称帝登基后也没有像古代的开国君主那样沿用古法。而是在之前的新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锐意求新。由此可见我中华朝既是‘初创之朝’又是‘中兴之朝’。”

既是初创之朝又是中兴之朝?!陈邦彦这一崭新的观点一瞬间就抓住在场所有人的眼球。就连一直在与他抬杠的陈子龙也忍不住静下心认真倾听起来。眼见众人各个都摒气凝神地关注着自己陈邦彦当下便用心的解释道:“因为是‘初创之朝’权贵勋臣羽翼尚未丰满、根基尚且不深。加之陛下乃是一国之君集天下大权于一手所以我朝推行新法所受的阻力远小于之前史上的历次变法。同样也正是因为有了‘中兴之朝’求新求变的活力和新法带来的诸多优势我朝才能在短短的五年之内完成之前朝代十几年、甚至几代人才能完成的积累达到如今这般繁荣的盛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