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96 行大礼中西产分歧 取西经使团得正果

弘武五年农历七月二十六日公元1654年9月6日随着风尘仆仆的张骞号缓缓驶入帝都南京这场漫长艰辛的远洋之旅就此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掐指算来离张骞号上次出现在南京刚好满五年零两个月。不过这并不代表中西文明间的接触就此停歇。正如当年张骞出使西域那般一次伟大旅程的结束往往意味着另一场更为伟大的旅程的开始。而对于17世纪的中西文明来说更是如此。如果说访欧使团曾经让尚处萌芽状态的欧洲社会惊羡不已。那使团从欧洲带来的欧洲学者和技师给古老的中华文明所带来的冲击则更为深远。以至于后世的不少学者在提到弘武五年之时脑中头一个反映出的大事件就是访欧使团的回国。因为打从这群老外来到南京城的第一天起中西两股文化间的较量便就此拉开了序幕。而作为这一历史时刻的见证者年轻的约翰•;胡克则以一种猎奇似的笔锋记录下了两股文明的次撞击:

“我从没有见过这么盛大的欢迎仪式。码头的四周围满了黑压压的人群远处更有无数的男人和妇女聚集在自家的窗口看着我们。比起热情如火的广州人来这里的居民显然要拘谨得多也严肃得多。这也难怪毕竟他们生活在世界上最强盛帝国的都城之中。不过都欢迎仪式的排场显然要比广州的喧闹、多彩、豪华得多。锣声、钹声和喇叭声响彻云霄各式各样的楼台亭阁用绸带和丝质帷幔装点得格外漂亮。码头上的官员都穿着色彩鲜艳的丝绸长袍胸前还有绣有金色圆形的精美纹饰。据说中国官员学者的身份是与长袍联系在一起的只有野蛮人或低践的苦力才会穿短衣。为了更符合中国人的打扮教授他们都换上了大学博士专有的那种深红色绸长袍。我也套了一件牛津大学的学生长袍虽然宽大而飘逸可这里的天气太炎热了穿着很不舒服。不过总比其他穿紧身外衣、套裤和长袜的欧洲人来得好。这些东方人虽然已经熟悉了欧洲人的穿戴可在中国戏中只有鬼怪才穿紧身外衣。所以至少我现在的样子不像个‘鬼子’。

当然无论我们怎么打扮都不会比现场的中国官员来得更光彩夺目。如此众多的官员聚集在一起远远望过去就像是一片神圣森严的森林。而站在黄色大伞底下的女皇陛下就是这片森林中独一无二的女神。与人们一贯对东方女皇性感、妖娆的描述不同中华帝国的女皇穿着一套绣有金色花边的白色长裙奇异的式极富东方韵味。就算是最苛刻的清教徒也会评价这样的装束端庄得体。从这点上来看比起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这位中华女皇更像是东方的伊丽莎白。事实上女皇的举止也很严谨。女皇仅上前拥抱了一下阔别五年之久的丈夫便与其携手登上了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引来了周围其他中国人一阵诧异的惊呼。真是大惊小怪的东方人我总觉得在这种的情况下女皇至少也得给亲王一个香吻才近情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