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勤率这个东西嘛,各任课老师的个人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重视,有的则不重视。有的导师认为,考勤意味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有的老师则认为,形式主义没多大用处,若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出勤就只是一种虚假表象而已。”
“我的个人态度是后者。现在顺便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情。”
“我国的伟大科学家钱习森先生,二弹一星的杰出功勋贡献带头人之一,他当初在大学里求学的时候,是从来不去课室里上课的。”
“他一直都是自己上自己的课,而不是上别人的课。他偶尔会出现在课室里,那是因为他遇到了某些疑问,想提请导师们当面解惑,以及各种学术攻防讨论。”
“那时候的导师们,没有谁会在意他的超低出勤率,只会觉得他特别优秀。而他也确实优秀,他的所有专业科目学习,从没有一科是低于90分以下的,满分更是家常便饭。”
姚亚耀从来不知道这个小故事,听得有点口瞪目呆之中。
钱副教授笑了笑,说道:“一个真正的合格大学导师,有三个基本职能,也就是古人概括的传道,授业,解惑六个字。其中『授业』这两个字,现在有些被简单等同为『上课』两个字了。有些大学甚至苛刻规定,身为教授每学期必须,至少给学生们上课多少节课,课堂讲课多少小时之类。”
“要我来看,其实重点的是『解惑』两个字。你一个大学生来到了大学里之后,还得导师像填鸭式教育一样,仅靠课堂上摄入知识营养。那么,这样子最终被培育出来的,不外只是庸才罢了,永远也出不了真正的杰出人才。”
“有很多优秀导师们,都是不太会讲课的,但是他们很拿手于解惑这一招。无论学生们提出什么问题,都是永远问不倒的。所谓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才是一名大学导师,在知识层面碾压上的真正风采。”
“当然有些学校领导们是不这样子想的,他们只需要导师们按部就班,按图索骥地把一些特定专业知识,成功灌输到了学生们的大脑里头过去,就据此认定是很优秀的人才培养科学工作者了。”
“他们甚至不喜欢学生们拥有自己的棱角。例如,在考勤率上这件事情,他们也不喜欢学生们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他们想要学生们个个像乖宝宝般的听话,每天都会在特定的时间,出现在了特定的课室地点。”
姚亚耀有些不满地,把手上的那份《补考工作安排》文件,给放回到了茶几上去。他面带纠结地抗议说:
“我一共需要补考三个科目。而这三个科目,卷面成绩都是几乎满分了的。”
“钱教授,上次你跟我说,是因为本学期需要补考的学生总人数太少了,所以才临时增加了一些学生过来凑人头,这到底是啥的一回事呢?补考的学生少,这岂不是证明老师们教得很好了嘛?!这都还需要临时『拉壮丁』?”
钱副教授无奈地摇头:“今年学校里出了大事情了!根据最后的期末成绩数据总统计,下学期需要补考的学生名单,创出了史无前例的1.73%。这也意味着,本校建校60多年以来,这学期需要补考的学生人数,将是史上最低人数的一届。”
“统计部门把这个数据,呈交给了负责分管的马副校长。马副校长身在国外考察未归,闻讯之后就打来了越洋电话,吩咐把考勤差的学生,一律列入下学期的补考大名单。这样子安排的话,补考率就会上升到了7%左右。”
“历史上往年多年的补考率,大多都处于10%~18%区间左右的。这样子大数据上看,就显得比较正常了。”
“无论是学校里的导师们,还是需要补考的学生们,都因为这个临时决定而怨言载道。这是一个极其鲁莽的决定,同时这也是一个没有调查就有发言权的决定。”
“因为,我们有些导师们,和外校的其他一些大学,做了一些必要同业交流之后,发觉今年的这个特殊情况,也就是高分学生人数多,同时补考学生人数特别稀少的情况,在其他的学校里头,也都同样存在着。他们的统计数据没有我校这么夸张,但是也是各种异常。”
“我们的一些导师们,私下做了一些非官方渠道秘密调查,然后就找到了真正的原因所在。噢,刚好和你要送给我的这份请帖有关。”
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钱副教授朝茶几上的一份印刷精美的大红色请帖,努了努嘴唇,且做了一个眼光投视。
这份请帖,正是姚亚耀打算要邀请钱副教授,过去参加诺亚公司首度年会的特殊嘉宾请帖。
(下一章节预告:《考勤的意义2》)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