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比赛开始,双方重新回到球场。
依旧是和第一节一样的阵容,但快船的对位出现了调整,李良准备在第三节和兰多夫好好较量一下。
无论本赛季他的进攻得到了怎样的提升,得分攀升到了什么程度,李良都未失却防守的热情。
还有什么比把对手防的进不了球,一副司马脸来的更让人开心的事呢?
在大学的时候,李良并不是防守悍将。
但在系统一次又一次的防守任务中,李良体会到了防守的乐趣。
都说人的基因里有破坏和毁灭的倾向,篮球场上的防守悍将一定都是这类基因比较明显的人。
比赛一开始,快船率先进攻,还是选择低位给格里芬打。
格里芬打个五分钟就要下去休息,要用好他在场的这段时间。
但格里芬面对兰多夫的防守,背身往里挤,一个内转身,遭到了另一侧小加索尔的包夹协防。
格里芬想把球传给空了的小乔丹,但他的高抛被小加索尔识破,在空中拦截了下来。
第一攻失败。
灰熊没有发动快速反击,小加索尔把球交给康利,慢悠悠的开始打阵地。
哪怕有反击的机会,灰熊也不打,他们就是要节奏降下来,拉低双方的回合数,让整个比赛的风格和球员状态处在令他们舒适的状况中。
过了半场,康利把球交给了高位加索尔策应。
灰熊阵地战进攻中的几个套路,一个是加索尔高位策应,康利溜底线,锋线站底角,兰多夫伺机卡篮下做高低位配合。
还有一个就是兰多夫低位或者牛角位接球一对一单吃。
再有便是康利和小加索尔进行挡拆掩护配合,小加索尔内切或者外撤,接球后强冲或者给两翼创造机会,兰多夫冲抢前场篮板。
这是灰熊围绕康利、小加、兰多夫构建的阵地进攻体系。
其中,兰多夫的低位强吃能力至关重要。
只依靠康利和小加索尔,灰熊的体系一样可以玩的转,但这样他们的攻坚能力会让他们不足以和顶级强队抗衡。
正是因为有了兰多夫的强攻,他们才有了和顶级球队叫板的资格。
小加索尔在高位拿球,看到快船的防守对位变了。
盯着兰多夫的人不再是格里芬,而是变成了李良。
兰多夫在左侧底边的位置,已经和李良展开肉搏,往篮下卡位了。
灰熊想在李良身上打一个。
因为对手防守变阵,这时候打一个就是为了向对手证明,“你这个变阵没得卵用”,对对手的士气是一种打击。
同时,兰多夫第一节被李良搞了两下,现在想还回去。
所以两人在三秒区附近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论力量、卡位的能力,李良的确比不上兰多夫。
可是他有经验,当初在系统里为了完成任务,他和AC-格林、查尔斯-奥克利这种90年代的前锋没少较劲,获得能力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少经验和技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