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在第二节中段登场。
他的发挥依旧一般,两次外线强行三分出手没有命中。
比赛的节奏完全不对。
70年代的比赛没有三分线,80年代的比赛不重视三分球,所以李良的外线投射会轻松很多。
开始打90年代的比赛,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尤其还是季后赛生死战。
乔治-卡尔在场下大呼,在暂停时也批评李良,“谨慎出手,不要那么随便,今晚你是怎么回事?”
卡尔整个人心态焦躁的不行,全场紧逼防守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和掘金陷入了绞杀战中。
双方比分一直接近,而超音速这边佩顿受到脚伤影响,在场上发挥明显有些时常。
超音速这个球队一直有个问题,就是缺少强力攻坚手。
作为核心球员的佩顿和坎普,在进攻手段上都有所欠缺。
所以每到关键比赛,超音速容易陷入掉链子的状况。
他们相当依赖防守绞杀,依赖佩顿策动的快速反击,一直让他们拼阵地,他们缺少绝对强点。
钥匙球馆呼声震天,李良却没有因为乔治-卡尔的批评而扰乱心态。
反正今天赢不了,下次还能打嘛!
不过李良想,还是一次通过比较好。
本来这场比赛掘金也是险胜,李良要做的就是找到进攻感觉,适应90年代比赛的强度。
只要能在需要的时候打开了,李良对自己的手感和投篮能力有信心。
本来在现实比赛中逐步“詹化”的李良,来到任务,又开始趋于”科化”。
相信自己的手感,只要投,总会进的!
第二节比赛结束,双方打成了41:44,掘金只落后超音速3分。
第三节,将是双方真正决战的时刻。
在历史上这场比赛中,双方鏖战到了加时赛,超音速的进攻无法突破“非洲大山”的十指关,最终遭到淘汰。
李良这回就不行了,老子的三分球能飞越不过非洲大山?
十五分钟后,第三节比赛开始。
开始前乔治-卡尔特别嘱咐李良,“控制好你的出手,多调动球队,调动球队!”
施拉姆夫在超音速队中是一个粘合剂的存在,他的投射能力和组织能力,都非常适合超音速的阵容与打法。
在佩顿受伤病影响的情况下,施拉姆夫-良的作用就至关重要了。
李良点点头,他也不是铁头娃,知道手感这个东西不能强求的,还是要看准机会。
第三节开始后的第一球,掘金队中距离跳投不中,超音速拿下后场篮板。
佩顿过半场后,给低位的李良传球。
90年代的比赛,大多数进攻都从低位发起而不是使用挡拆。
不仅仅是中锋,前锋、后卫都有一手不错的低位进攻或者策应技术,这是那个时代的基本功。
李良接球后遭到了掘金的包夹,穆托姆博从上线过来合围李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