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四百四十二章 进军大获

青居城山下的棱堡修筑好后,曹轩即改名后的曹二狗,便率领大军从水陆两路前往大获城。通过陆路进发的第一和第二师共有十个团一万五千人,另有相同数量的基干民兵。这三万人马仅每日消耗的粮食便极为惊人。幸好时值河水充沛季节,运输船可以重载前行。随行的水军只有一个半团,共有大小四百余艘船只,其中三百余运输船,装载不下整个大军。它们主要是运送粮草辎重和重型火炮。

霹雳军陆路大军沿着嘉附江边的官道前行。此条官道一旁是山,一旁是滔滔江水。蒙军在沿途设了不少堡寨,以居高临下之势用滚石擂木,扼守官道。只是这种防御对霹雳军却没有用。在陆上部队开拔之前,溯水而上的战船便对沿河蒙军堡寨进行了炮击。这些建在低山上的堡寨都在火炮射程之内,在猛烈的炮火之后,都被炸得七零八落,守寨蒙军也都夺路而逃。

曹轩此次进军的速度并不快,一方面是因为要等待水军清理道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道路狭窄。前往大获城道路号称是官道,但并不宽阔,只能勉强能让四马并行。只有到了大获城附近,前进到一个山间河谷地带,道路才豁然开朗。这个方圆十余里的河谷小盆地,便是阆州城所在地。阆州城早已毁于战火之中,周边的百姓皆搬到小盆地西边的大获山上。那里正是杨大渊的老巢大获城。

川中八柱之一的大获城,其高百余丈,周边河水环绕,地势极为险峻。与钓鱼城等坚城一样,大获城内面积广阔,既有耕地也蓄有水源,可以长期耕战。霹雳军的战船可以通过嘉陵江的支流东河直抵城下,但由于仰射的原因,虽然能炮击城池的边缘部位,却不能对城内的关键建筑构成威胁。更重要的是,霹雳军人数众多,根本无法在狭窄的东河两岸立足,只能前出到小盆地扎营。

霹雳军在抵达小盆地前,蒙军已在小盆地的西北侧扎下了营垒,与东北方向的大获城守军形成了犄角之势。大获城有军民过万人,其中军队有五千余人。这五千余人有四千是杨大渊的部属,其余都是准备前往青居的援军,因为去路被霹雳军所阻,不得已进了大获城。因为所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杨大渊倒能掌控这些外来的蒙军。

小盆地内的蒙军有一万三千人,其中川北而来的汪惟正部九千人,从运山城而来的张大悦部四千人。蒙军的步兵营垒扎在小盆地中央,面对着霹雳军的来向,其四周也挖了数道壕沟,筑了土墙。土墙后还布置了火炮和床弩等攻城武器。为了消弱霹雳军的火炮威力,汪惟正又命人在营垒内构筑了大量土木工事。蒙军骑兵的营垒则在步兵营垒的后方。

就在霹雳军的前锋到达小盆地之前,赵匣剌也率领手下的骑兵与汪惟正汇合了。他本奉钦察之令,率旗下的一千二百骑兵前去潼川府路突袭霹雳军的后方,却发现过不了涪江。总参谋部留了第二师水军的半个团兵力在河上巡逻。赵匣剌不死心,派了侦骑沿河窥视,却发现箭滩渡和灵泉山已经要塞化,一接近就会吃炮弹。上次纽璘渡过的青石渡口及其余小渡口也有战船监视,根本无法大规模渡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南宋之霹雳风云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