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所,海军陆战队

“殿下想得周到。”陈上川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只是现下正用人之际,海上将领缺乏。学时制虽好,吾暂时亦不能脱身。对了,你们是第一期毕业吧?”

段智英立刻挺起了胸膛,说道:“以前虽有讲武会,但更名为讲武堂会,却是第一期正式毕业。共有上尉三名,见习少尉五名,少尉三名,见习上士十一名,上士八名。”

“一共二十七名,不多啊!”陈上川不禁对段智英刮目相看,详细询问道:“第一期共有学员多少?这见习和正式又是如何界定的?”

“第一期学员共二百一十人。在军中服役,或表现突出,或识字超百的,皆可调征入学;有功名,识字超三百,且体魄健壮的,则不论服役时间,可由民身直入。”段智英解释道:“满学时,考试合格的,前者授正式军衔,后者则为见习,须经战阵厮杀,有战斗经验后方能转正。”

“原来如此。”陈上川稍一沉思,便明白了其中究竟。

明军兵将虽多,但识字的却少,是以能获得正式军衔的更少;而随着战事获胜,形势变化,民间识书认字的入伍者增多,所以获得见习军衔的要多一些。简单点讲,那就是有战斗经验的虽多,但识字者少,而新兵中识字的比率增加了,却是缺乏战斗经验。

“现下看是新人比率高,但以后老兵倒会更高。”段智英凭着自己的分析下了判断,“军中宣教官员正开展识字教育。只要肯用心,学会几百个字。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新人老人都兼顾到了,岷殿下还真是煞费苦心。而且这是否就建立了一套公平、公正、激励的选拔、升迁制度,陈上川越想,越觉得其中大有玄机,很不简单。

公平、公正,且有激励作用,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培养新生力量,以军衔抗衡目前的官爵。并把这些新生力量打上讲武堂的烙印,这才是朱永兴的全部目的。

以军校起家,用新军官建立自己的嫡系,朱永兴对这种办法可不陌生,后世成功的例子更给了他信心和启示。

抗清将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据朱永兴的判断和估计,五年能与清朝形成真正的力量上的对峙。就是很令他满意的结果了。当然,只要粮食基地建设得好,还有财力、工业能力的提高也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以后的进程会大大加快。

除了讲武堂,朱永兴还在建立政务学堂,培养文职官员。以便在治理地方中能够切实贯彻实施他所制定的政策法规。换而言之,他正在试图悄悄地改变传统的科举选拔官吏的方法,并且力争使官僚机构达到最精简的程度。

时间并不让朱永兴觉得充裕,除了时刻要面对清军的压力外,还有远在缅甸的永历和小朝廷。相对而言。对付清军没有什么说的,就一个字“打”。而对永历和小朝廷。朱永兴确实相当的为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5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