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一百八十九章 分地,各方行动

“十亩地呀!”无数人为之眼红心动,其中就包括张膀。

十亩地全种土豆,两三万斤的产量,够一家人吃上几年吧?

可看看妻子,看看小妹,再看看刚会爬的幼子,张膀又泄了气。就是给一百亩又怎样,谁来种呢?

妻子看透了丈夫的心思,温言劝慰道:“当兵打仗的给十亩,对老百姓不是也有章程,耕十亩给一亩收成嘛!按他们说的那个土豆,一亩地两三千斤,也够家里人嚼裹了。”

张膀轻轻点头,说道:“咱们全家差不多能种二十亩,风调雨顺的话,两亩地的收成够吃,还能有点剩余。”

“二丫能看着小宝,我和你一起耕种。”妻子微笑着说道:“种上半亩苎麻,连衣服都有了。”

“再种半亩蔬菜,一家子就全够了。”对于妻子的温言细语,张膀咧开了嘴,笑了起来,憧憬在心中升起。

种植超四千年,曾是重要纤维作物的野生植物便是“苎麻”。

由于苎麻种植难度低,适应性强,用途广,使得它成为了我国古代的最为重要的纤维作物。

到了明代,不仅南方有种植,北方绝大部分地区也开始种植苎麻了。

而苎麻的制品不仅有夏衣、麻布、麻绳,还有常用于造纸、酿酒、制糖、造船等,就连它的叶子“苎麻叶”也成了人们常吃的一种食物。

对于要种植的农作物,郭大靖已经进行了规划,包括粮豆麻果蔬等多种。

既然要往自力更生上发展,生活所需的,有种植条件的,便要进行适量的种植。而麻布,在以后的用量可能会大幅增加,将浸过油之后包裹炮弹。

同时,豆子和苜蓿的种植,也将为骑兵的扩充,提供更为充足的物资供应。

至于果蔬,也是生活物资的一部分。它们生长期短,也能充饥,比传统作物更能适应小冰河期的寒冷。

老百姓可能还不是很清楚天灾的威力,郭大靖却要尽力避免。回暖晚、下霜早,象水稻、麦子这样的传统作物,歉收都是轻的。

当然,建虏同样也没有手段来抵御天灾。今年还是传统的种植,明年的大饥荒也就不可避免。

皮岛。

陈继盛走进屋,施礼已毕,在毛文龙的示意下落座。

毛文龙在写着奏疏,报告皇太极要亲征察哈尔,抢夺传国玉玺,借此铺平他称帝的道路。

皇太极欲称帝的情报在天启帝未死时,便已经传到京师,引起了朝堂上的震动。

现在换了新帝,再加把火,使朝廷更重视建虏,并为东江镇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就目前的各部明军,明眼人都能看出,辽西明军虽然装备好、待遇好,可却不敢与建虏野战,只能依据坚城防御。

只不过,这些明眼人中有没有崇祯,却是不敢确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