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做得不够彻底。
不是他不敢做,而是没有机会。
要知道,一直支持他的6风烈都是“大陆军主义份子”。6风烈支持他,不是想提高空军的地位,而是南京军区承担中威胁台海的战略重任,而在台海方向,空军的价值显然过了6军。
在6风烈这一代军人眼里,空军仍然是6军的附庸。
成为志愿军总司令,掌握了指挥志愿军的大权之后,黄峙博才获得了机会,开始全面推行军事改革。
在志愿军搞联合作战,显然比在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军区司令部搞改革容易得多。
由此不难理解,黄峙博为什么会在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表现得咄咄逼人,让两位副司令成为摆设。
黄峙博不是不想听到异议,而是不想让异议产生负面影响。
在人事任命,黄峙博就表现得非常开明。
除了极少干预战术指挥,大胆把指挥权下放给参谋之外,黄峙博还摒弃门户之见,提拔与任命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中级军官。这其中就有杨禹方、周渝生、牧浩洋、母祁铁与戚凯威等人。
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部队,受到不同战术思想的影响,在作战行动的分歧也很大,但是在各自的岗位,他们都能得到充分的表现机会,而且用行动证明,他们不是只会讲理论的空谈家,而是注重行动的实干者。
一个多月下来,这些年轻军官用行动证明了他们的能力。
现在,黄峙博要做的,就是把他们收拢起来,组成一个规模得多,但是能在重大问题做出正确决定的参谋班子。
黄峙博让牧浩洋他们过去,就是要给他们安排新的位置。
只是,这么做,显然把手伸到了廖文纲与徐褶涛的腰包里,等于挖别人墙角。
几个参谋都不是笨蛋,在黄峙博那里见到其他人的时候,都明白了过来,总司令想抛甩开两位副司令,单独决策。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牧浩洋说不清楚,其他人也说不清楚。
如果在和平时期,这肯定不是好事,因为这等于把所有权力交到一个人手,让军队成为一个人的军队。即便在战争时期,也不见得是好事,因为总司令独揽大权,等于把赌注押在了一个人身。如果总司令能力群,具有非凡的远见卓识,比任何人都了解战争,那么他将成为军队的灵魂,成为率领军队取胜的核心。可如果是一个平庸的司令官,能把一支所向无敌的军队送进坟场。
历史,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黄峙博是那种具有非凡远见卓识的司令官吗?
别人可以怀疑,可是牧浩洋等几个参谋却不能怀疑。
站在参谋的立场,在他们走进黄峙博的办公室,直接向总司令效劳的时候,他们就选择了阵营。虽然在某种意义,他们是被迫选择阵营,甚至可以说成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站了队伍,但是这条路没法回头,即便他们再次选择阵营,也不会得到其他人信任。从这一刻开始,他们的命运已经跟黄峙博绑在了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