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从科技树的南天门杀到蓬莱东路

毕竟益州没有经历多少战乱,算是如今汉末人口和生产力保存得最完好的一个州。不算拆出去的滇州,益州腹地始终有五百万以上人口。

按照自然增长率,哪怕李素每年移民走二十万人,益州的人口都不会减少,只会把当年新增出生超过死亡的余额移走,还能缓解益州底层赤贫分不到足够田地的问题。

当然了,李素如今已经不是益州牧,所以移民的事儿他不能直接下命令,还得委托一下许靖和诸葛瑾,由他们具体组织。

最后诸葛瑾也是从益州相对北部的广汉地区找了两万多户赤贫少地的穷人,按照去年的方式,年初秦岭刚化雪就开始移民,还带了一部分林邑稻的存粮和足够的种子,争取到银川郡之后可以赶上种植至少一季籼米。

毕竟去年李素和国渊已经成功过一次了,有移民经验,运输手段交通工具道路情况也一年比一年好。

加上益州这两年没打仗,粮食比较富余。历史上支持北伐都支持得起呢,何况只是花点粮食办移民。

移民组织变得更加高效之后,绝对可以保证农民安家后还有足够的农时种地。

南方籼米能种两季,到北方后只种一季时间完全来得及,也不用太早播种。因为北方毕竟气温低,哪怕再潮湿灌溉充分也种不了两季。

但宁夏单季产量和稻米质量都比南方好一些,条件允许的年份还可以在收割完成熟稻穗后等一两个月,等“二茬稻”成熟,也能补充大约两成多的产量。

这些具体的农业技术李素当然是不懂的,但也不用他懂,自有在凉州各郡奔走劝农、普及农业技术的典农中郎将国渊,组织手下的小吏技术员们一个个乡村下乡去督导扫盲。

……

见到了银川郡的欣欣向荣后,诸葛亮的诧异程度还算是好的。他虽然之前没有行万里路,但好歹是读万卷书了。从地理书上大致知道过前人对北地郡北部黄河沿岸的描述,笼统知道这儿“水资源丰富”,只不过没有亲眼见到之前、感受没那么直观。

相比之下,黄月英和李素那几个女人,就彻底傻眼了,她们毕竟连相关的书都没读过。

还是李素比较靠谱,他前世虽然没来过宁夏,但好歹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和《一城一味》这些美食纪录片,从屏幕上直观见识过这里的风光。

他的沉稳表情、丝毫不意外的气定神闲,落在马超派来的护卫骑兵军官马岱眼中,就显得非常料事如神了,不管什么都不能让他惊讶。

大家在水流平稳的黄河上,一直开到银川城下,才准备登岸,而李素内心的《舌尖》印象已经被勾起,忍不住跟红颜知己和弟子们炫耀:

“这银川郡的富饶,你们还远远没见识完呢,别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过会儿为师请你们吃这里的羊肉,还有灰水和的汤饼。”

李素当然知道这地方的“盐池滩羊”的名声,碱性的饮水和牧草,让羊肉的膻味比任何地方都低。而且把旁边后世盐池县的天然碱水拿来和面,也能让面条容易拉伸,做拉面再好不过了——

后世的拉面虽然在兰州最早普及,但所用到的材料却不是兰州地区原产的,只是19世纪的时候商业和物流已经很发达,银川周边的天然碱水可以轻易贸易运去兰州,被当地的厨师采用。但原材料的产地,还是银川郡这儿更正宗些。

诸葛亮内心还有点不信:“不就是吃个羊肉么,在长安的时候,去年秋收之后,大王赐宴也吃过不少次羊肉了,关中牧羊也不少,也有北地郡和河套羌胡鲜卑南下贩卖的羊,难道都比不上这个?”

李素笑着拍拍他肩膀:“所以为师和你说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呢,绝知此事要躬行呐,光说没用——就说你光看地理书,告诉你‘北地郡沿河典农诸镇水草丰美’,你能想象到是眼前这个样子么?吃过就知道了。”

👉丨点击进入免费无广影视网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DliDliD免费影视网,免费无广告观看全网影视[👉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