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临走的时候,袁熙还关切的的说,“虽然军情要紧,但军师一定要保重身体,切勿熬夜,方是长寿之道啊。”
诸葛亮更加无语,转身道:“有事情我还没有和主公说,主公这个年纪,稍微好色些也无妨,毕竟子嗣乃是大事。”
“但是除此之外,主公也是常常熬夜处理政务军情,第二天还要巡营,而且数次大战之后也没有好好歇息,这便是主公口里的长寿之道?”
“我听闻先前华佗在营中以为医士,他的五禽戏我已经见过,确实精妙,但他难道就是这样让主公养生的?”
袁熙大汗,说道:“军师说的对,最近事情多,所以有些大意了,以后一定注意。”
诸葛亮这才点了点头,劝道:“主公子嗣尚幼,此时全靠主公支撑大局,袁本初和孙策过早故去的前车之鉴,主公一定要警醒啊。”
袁熙再三保证,诸葛亮才满意离去,但袁熙心道自己才二十冒头,后世在工地熬夜好几年也没事,此世自己身体也算不错,至今没有生过大病,应该也没有什么事情吧?
而现在也不是他不想休息,实在是军情紧要,稍有疏忽,便会导致成百上千人的死亡,他现在不能,也不敢懈怠啊。
袁熙很快就将这些念头抛诸脑后,开始领军攻打北海,同时和诸葛亮施行先前构想的乡野包围城池的计划。
诸葛亮之所以赞同袁熙的想法,便是因为控制乡间的夏收粮食出产,实在是一出釜底抽薪的妙计。
要是不阻止袁谭收割青州粮食,其便能至少多支撑来两个月,两边还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子,但若是袁谭军缺粮的话,胜负很可能便会在秋收前见分晓。
诸葛亮之所以没有想到这一点,便是因为他不如袁熙心狠,没有将民众也算到整盘棋局里面。
袁熙所依仗的,就是比袁谭强大的多的后勤,这几年来,他治下保留最低限度的兵员,便是为了能积累出足以发动一场大战的底蕴,如今的袁熙,已经有实力做到这一点。
幽州就不说了,在兴修道路水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盐铁手工业,带动了商业繁茂,赚取了不少盔甲辎重的花费。
徐州在袁熙挡住了曹操袁术入侵那一波后,民生恢复的很快,徐州本就富庶,当初笮融兴建寺庙,里面香火鼎沸,花费甚巨,但民众扔趋之若鹜,可见当地之富裕。
徐州只要没有战乱,便能够短时间内达到相当高的生产生活水平,并且在陈登的经营下,徐州也是积累了不少军资,终于能够支撑一次全面大战。
袁熙先前打下的九江庐江更不用说了,本就是江淮最为富庶的地区,加上多有士族从江东逃难而来,袁熙刮了他们几层油水之后,短时间内聚敛的财货,竟然不下于其他两州。
如今袁熙便是准备以加起来将近三州之地的运营,以这几年积攒的底蕴,一次性全部投入到当下,活活拖死只有青州一地的袁谭。
算起来,自己好久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了,上次这种场景,貌似是和袁谭一起攻打青州时吧?
想到这里,袁熙心里也有些虚伪的伤感,一方面是因为兄弟阋墙,另一方面是他发现,其实自己也并不是什么圣人,他的心里,貌似在隐隐约约期待着当下局面的发展。
因为确实如袁谭谋士所说,青州的位置对袁熙来说太过重要,是势在必得之地,以至于袁熙有意无意都在纵容袁谭作死。
时至今日,时机终于是成熟了。
袁熙自嘲的想,也许我真的不是什么好人吧。
当然,袁熙也不敢大意,如果只有他和袁谭,一切都好说,但这个战场上,还有这曹操和袁尚这两方的存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