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一百九十一章 大宋水利

第193章 大宋水利

宋仁宗皇佑三年,三司再设一个部门为河渠司,但只是专门负责黄河和汴河的,嘉佑三年又被废除,改设为都水监。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面向全国的水利部门,但还是隶属于三司,直到南宋才归工部管辖。

同时仁宗时期设立了一个修河司,原本隶属于河渠司,河渠司废弃后隶属于都水监,这是一个下属机构。

同样的下属机构还有一个,那就是巡视修补堤防作用的河埽司,但这个衙门很早就设立,宋太宗时代就有了。

总而言之,大宋的水利部门官职太小,造成做事处处不畅,常常被地方官掣肘,却无可奈何。

因此赵昉一提出河道巡抚时,都水监郎中李仲昌马上就询问。

赵昉本来的意思是派遣临时的巡抚,并没想这么早推出督抚制度的,被他这一问愣住了。

督抚制度应该说是明清官制中最好的制度,虽然还有不足之处,比如总督的管辖区域太大,很容易形成权利太大问题等。

可督抚其实可以互相制约的,只是满清后期巡抚的权利渐渐被总督侵蚀,才被压一头的。

巡抚其实并不属于总督管辖,而是各理一块职责,都是直接向皇帝负责的,只是到了后期,巡抚一般会被总督辖制。

但巡抚从来不是总督的下属,这一点从设立开始,到满清崩溃都没改变过。

督抚制度的最大亮点是,皇帝可以握紧地方权利,只要能驾驭好督抚,就能遥控地方大权,对于地方突发事件,有很强的处理能力。

特别是满清前期的督抚制度,总督总管一到两个省的军政大权,巡抚管辖本省军政大权,布政使管理一省政务,提督管理一省兵权。

这是很有效的处理平衡了地方军政大权,督抚大权在握,其实并没有直接掌握军权,军队其实在提督手上握着。

日常处理政务又是布政使,因此督抚制度像极了一个个地方小朝廷,但却不能独立,必须向中央忠诚才能保住权利。

应该说督抚制度是古代官僚体制,经过两千年的演变,取其精华后形成的最好体制。

宋代不适合督抚制度,因为皇权并没有达到最高峰,士大夫与皇帝共治成为天下人的共识,这一点谁也无法改变。

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别说赵昉没这能力改变,谁也改变不了,除非砸烂大宋朝,重新开创一个王朝才可能做到。

其实明朝也无法改变,除了朱元璋和朱棣这对父子外,大明的皇帝一直都是无法完全驾驭大臣的。

明朝的太监背下一个又一个的黑锅,正是由于臣权架空皇权后,无奈的皇帝只好推出太监,跟大臣们打擂台造成的。

不然哪个皇帝愿意让太监掌权,真当皇帝是傻子呀,太监虽然是皇帝最亲近的人,可同时也是最危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