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洞庭湖,李纲和马周二人便乘船沿湘江而下,直奔衡山。
坐在船上溯江而上,倒少了车马颠簸,比较舒适也十分快捷,水路乘船,这是长途旅行最佳的选择。
站在甲板上,可以看到湘江两岸还是不错的。
虽说过了洞庭湖后,湖南不比湖北更加富庶,但因为当年秦始皇征岭南时,便是沿湘江而下,然后挖了一条灵渠,穿越五岭高山,连通湘江和桂林的漓江,因此使的自那以后,直到此前,中原入岭南都主要是从此道走。
也正因为这条入岭南的通道,使的湖南虽偏远,可沿湘江一线却还发展不错,中原王朝在这条通道线上,建立了许多城池,移驻了许多百姓,也屯驻了不少兵马。
这种线式发展,正是中原王朝对于偏远之地,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惯用手法,以点成线,建立一条交通运输线,然后就能辐射周边。最早的湖南是如此,后来的云南也是如此,再后来的贵州也是一样。
先点后线,然后连成片。
不得不说,华夏祖宗们是充满智慧的,靠着这种方式,不断的开拓南疆。
衡山郡在湘水中游,因境内有衡山而得名。衡山左与江西的庐陵郡相接,右与零陵郡相接,北面是长沙郡,南面是桂阳。
境内除了湘江穿过,还有耒水、舂水、涞水几条大河汇入湘江之中。
“前面就是衡山县了。”
一连数日在湘江上行船,因还处于中下游,倒还是行船顺利,并不需要拉纤等。这一天,马周还在舱中读书,便听到船夫的提醒。
在甲板上看多了两岸风景,也便觉得都是一样了,失去了新鲜感,马周也就干脆在舱里读书,想不到这么快就入了衡山郡。
衡山县城是衡山郡最北的一座城,就在与长沙的边界上,而衡山郡城则是在耒水与湘江交汇处的衡阳城,西面还有一条武水也在此汇入湘江。
“这么快就到了?”马周放下书走出船舱。
此时李纲已经先一步在甲板上了。
两人望着前面位于江畔的一座城池,“这就是衡山了啊。”
“衡山县城看着不算大啊。”
“是有点小。”
“比起巴陵长沙等地湘江边的县城,可是小的多。”
仅从一座县城,两人就叛乱出衡山郡确实是比较落后的。
“宾王想好到任后,要如何烧这三把火吗?”李纲捋着胡须问。
“先生有何打算呢?”
“你先说说你的打算!”李纲呵呵道。
马周眺望着远处的衡山县城,“学生以为,衡山郡偏远落后,可也有湘江通岭南,虽说如今朝廷打通海路,从广陵往南海、交趾便利,可终究较远,尤其是对于荆湘巴蜀关中等地来说,要先到长江口的广陵,然后再出海绕上千里,才能到岭南。而眼下江东江西又还处于藩镇之手,故此,刚收复的湖南,便使的湘漓道重新畅通联通岭南之地,这便是我们难得的机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