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死张作霜两个月后的二八年七月,三井财阀推出了《对支问题,与列国合作还是自主外交》,这是一份对中国政局、中日关系、区域态势进行预测并提出日本对华政策建议的报告。报告特地提出,如果就中国政策不能与英美取得协调一致,日本政府应不惜单独派兵对华动武。
如果说此前三井物产等日本财阀、企业对华扩张过程中,还采取的是为日本政府、军部出谋划策并提供物力支持等间接方式,那么到了***事变爆发、日本武装占领中国东北之后,财阀的介入就变成了直接参与。
二九年,欧美列强均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次年日本也被迫承认。为规避中国国民政府保护民族产业的高关税政策,三井财团等日本财阀大量华兴业设厂,形成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强烈挤压。三二年关东军侵略军占领中国东北全境后,中国民族产业彻底失去了东北市场,加剧了日本政商两界与中国方面的矛盾。
非但如此,日本军部还与三井财阀合作,中国冀东等地区猖檄走私,斩断了作为国民政府主要财源的关税的根基,并进一步摧毁了中国砂糖、纺织等民族工业。
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中国东北被纳入经济危机下的日本经济之中,成为日本过剩商品的大市场。三井财阀继续享有这一市场对部分战略物资和紧俏商品的独家经销权,还积极东北各地开展矿产、重工业办厂投资。
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军队每打到一处,就由三井财阀迅速接管当地的中国国企、民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三井财阀还得到了许多欧美国家华北和山东地区投资的项目。与此同时,三井物产与三菱合作代表日本军部,借助丰厚的收购资金和日军的武力,以半强制的方式从占领区民众手中廉价收购谷物和其他农产品,任由占领区的民众接连陷入缺粮危机、出现大批饿死暴毙的个例。
马来亚、缅甸和东印度地区,财阀控制了这些地区的大部分金融和商业活动,钢铁、化学产品、机械和机场等生产也几乎由财阀控制,如今断然放弃,对于拥有极大利益纠葛的财阀而言,自然是极为愤怒并不惜以拆台作为报复手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