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十五章 女政委的勇气

巴县,隔长江与重庆府对望,是四川东部历史悠久的县城(那时候还没重庆直辖市,更没有巴南区,重庆的书友别骂我哦)。据说3000多年前巴国人就在此建国。城里有一座巴蔓子将军墓,据说蔓子是巴国的将军,巴国发生内乱时出使楚国求楚国出兵援救,答应事后割让几座城池给楚国。事后楚国去索要城池的时候,蔓子将军对楚国使者说:“城池不能割,请拿我的人头谢楚王。”说罢自刎而死。

巴县的人一直很尊敬蔓子将军,蔓子将军的墓一直保留到3000年后,历经千年风雨,见证着巴山蜀水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巴县人由此也和先辈蔓子将军一样,重义轻生,慷慨桀骜。

年轻的邹容今年13岁了。出生于商人世家的邹容年少好学,12岁时已经读完了“四书”、“五经”和《史记》、《汉书》。前不久他刚刚参加了童子试,结果由于对八股试题不满,顶撞主考,愤而退场。真是个典型的巴县人。

现在他正在县衙,哦,是巴县革命政府的门口与卫兵吵架。这小子,谁都敢顶撞。

这不,吵架的声音把国民革命军巴南支队司令黄兴和政委陈天华都吸引出来了。

黄兴和陈天华在巴县发动起义是在总参情报局的密切配合下进行的。这几年来周旺一直都和四川的袍哥会等地下组织联系非常紧密,周旺本人更是被川东一带的袍哥会组织尊为大哥。最近一年周旺秘密的在巴县囤积了500支毛瑟步枪和5万发子弹,为起义作准备。

黄兴和陈天华是在两个月前来到巴县的,在袍哥会的掩护下,他们并没有被当地官府盯上。也难怪,本来巴县就是长江航运线上的重镇,人来人往本就很杂,加上那段时间北京城里闹政变,皇帝和太后闹别扭,地方官们的眼光都盯着上头的风向,竟让黄兴等人在眼皮底下从容筹备了起义。

起义军以袍哥会的成员为主,还发展了很多当地的贫苦农民,揭竿而起时义军人数达2000多人。巴县驻防的清军只有300绿营兵,平时欺负百姓倒是如狼似虎,抽起大烟来也龙静虎猛,但打起仗来就有点寒碜,这2000多号人的杂牌起义军没费多大力气就把这些老爷兵打的全军覆灭。真正打死的人其实很少,大部分绿营兵听到几阵排枪就投降了。其实起义军的排枪打的并不整齐,起码连两广地方民兵也能比他们强很多。可是谁让他们碰上的是绿营呢……恐怕整个地球上比他们更弱的军队也很难找了。

可巴县起义毕竟是非同小可的事,这里被起义军占领就意味着长江黄金水道被硬生生掐断,等于是掐住了四川大半个省的咽喉,掐不死人也能把人憋的呼吸困难,四川清军主力扑过来是迟早的事。凭目前巴南支队这支杂牌起义军的实力要对抗四川勇营的围剿恐怕就很困难了,黄兴、陈天华和他们带来的几个黄埔一期学员不得不日夜操劳整训部队,以期在短时间内尽可能的提高部队战斗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