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七卷 世界大战 第三章 盘古计划

方达三被调离了皮埃尔-居里实验室。 实验室被交到了方达三在新华学校和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学弟孙锦秋的手中。 而方达三则被调到了北京大学的物理系,领导那里新成立的一个实验室的工作。 核裂变实验的核心成员之一方达三就这样被调离了争论的风暴眼南京,悄悄地来到北京。

在方达三到达北京地第二天。 1912年5月29日,丁香乘坐总统专机“空军1号”悄然降落在北京西郊机场,随即在中南海钓鱼台她的住所中秘密召见了方达三。

1912年被后世称为中国地“核工业元年”,而这次“钓鱼台密谈”自然也被赋予了某种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只是人们从任何渠道都无法了解这次密谈的真正内容,密谈的当事人对此次谈话也没有留下任何一点有价值的记录。 方达三也是在晚年偶尔一次谈话中提到了这次会面,才让人隐约知道了这次启动中国核工业进程的谈话的存在。

事实上这次密谈对于方达三而言极富震撼性,以至于他终其一生都对谈话的内容保持了高度的缄默。

方达三自然知道他的领袖调离他来到北京的用意。 和所有新华系的人一样,方达三和他的美女领袖之间存在着某种外人无法了解的默契。 即使他们之间太久没有见面。

不过当方达三见到丁香的时候,心中还是充满了一种喜悦的情绪。 离开新华学校后他一直在海外求学的过程中,回到国内后丁香也只是在皮埃尔-居里实验室落成的仪式上召见过他一次,虽然他们之间的工作联系一直没断过,但是这掩盖不了一个事实:自从离开新华学校以后,16年间他只见过他的“领袖姐姐”一次。

语言无法形容丁香在当年新华一期、二期的孩童们心中的分量。 对于他们来说。 丁香是赋予了他们新的生命的领袖,也是他们最亲近的大姐姐。 在那些在海外求学飘荡的岁月里,丁香一直都是方达三的精神支柱。 每当收到领袖传来的讯息,都让方达三激动不已。 而偶尔收到丁香写来的亲笔信件,看着那熟悉的歪歪扭扭的中文笔迹或清秀华丽的英文书法,他都会独自一个人泪流满面。 他和大部分新华系的孩子们一样,想念丁香姐姐。

现在的方达三已经是一个2岁男孩的父亲,家庭生活的美满让他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而富有责任感的男人。 可是当满脸熟悉微笑的丁香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才发现在丁香的面前,他永远都是当年那个依恋大姐姐的孩子。

丁香能感受到他眼神里饱含的炽热情感。 即使当年新华系的孩子们如今都功成名就、为人父母。 她依旧会不由自主的对他们流露出浓厚地母性。 让当年那种慈爱的眼神重新出现在眼中。 他们都长大了,而我也老了……丁香这样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