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次典型的轻装奔袭地任务,51师把大部分的运载能力都用来保障行动能力。 比如燃油、淡水等,弹药的储备并不足以支撑长久的战斗。 加强给他们的轻型坦克、自行火炮和其他重武器只有半个基数的炮弹,弹药耗费惊人的“近卫迫击炮”(火箭炮)地炮弹更是远远不及半个基数。 一场冒险的奇袭,赌地就是协约国的将军们对于中**队典型的“闪击战”缺乏适应能力。
兵贵神速,这四个字一直都是军事历史上的经典词汇,可是自从骑兵作为一种战略性兵种逐渐没落之后,世界各国的将军们把更多的目光集中到了火力和攻坚能力上。 西欧战场已经成为这种军事思想最为残酷的试验场。 尽管中**队在俄国和远东战场上以令人惊异地闪击能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可是协约国的将军们依旧认为,在火力密度前所未有的强大的欧洲战场。 在遥远的东方侥幸获得胜利的中国人没有足够的底蕴正面硬碰英法主力部队。 在绝对地力量面前,所谓的“闪击”只能是投机主义分子的坟墓。
即使在北非中国人的闪击能力已经体现出了强大的威胁力,协约国将军们依旧自信于自己严密的防御。
在“奇正相合”地军事艺术殿堂里,白崇禧上校肯定属于那种痴迷于“奇”击的指挥官。 在悠久的东方军事艺术文化的熏陶下,年少时白崇禧总是梦想自己成为那种“白衣渡江”式的传奇将领。 真正迈入战争殿堂之后,进入高级军官行列的白崇禧知道严酷的现代战争与浪漫主义的少年梦想有多大的差距,但他更切身的意识到。 中华传统军事文化精髓在现代战争中依旧拥有广阔地舞台。 “马来之虎”张孝淮学长已经给他上了生动地一课,自诩甚高的白崇禧相信,浩淼地沙漠已经给了他更大的舞台,他这条“沙漠之狐”可以做得比马来的虎更出色。
奔袭阿拉曼的计划是建立在闪击战基础上的奇兵出击。 恶劣的奔袭条件同时也是他最大的保护伞,对于西方的将军们来说,中**队出现在那里将是不合常理的,参谋军官递交给将军们的作战分析中将不会包含这种不合常理的设想。 所以,尽管那里是协约国联军的软肋。 但他们不会耗费更多的兵力去保护那里,也对于即将到来的战斗缺乏准备。
或许只有意大利人重视那里,因为那里是他们退回利比亚的通道。 所以,根据情报,阿拉曼现在由意大利北非第3军驻守。 这个军下属意军的北非第7师、第9师和第10师,是战斗力较强的意军主力师。 兵员5万余人,拥有各类火炮300余门,并且配属了轻型坦克40多辆,是意军之中装备最好的部队之一。 从纸面上看,那里的敌人很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