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万精锐西进南下,在李璟的指挥下,已经完成了对河北成德、魏博、昭义,河东的河东、河中、河阳六镇的征服,并且已经进一步的稳固了对洛阳的控制。眼下,李璟正要痛打落水狗,乘胜西进。
征北大将军于琄已经攻入了河套的振武,征西将军王彦章也率军打入了保大,征南大将军林威饮马黄河,正在扫荡两京之间的陕虢镇。
而李璟,眼看中原大战未战先胜,也没有再继续逗留在洛阳,也没有马上就急着返回新定下的国都燕京。而是北上河中,顺着高思继他们当初渡河的路线,从龙门西渡黄河入关中,进入了东岸的韩城。
李璟可以暂时放过秦宗权,放过杨行密,放过钱镠,放过朱温,但是他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放过杨复恭。
长安,他志在必得!
李璟这次西进,身边亲自统领的近卫军依然是足足五万精锐。
加上于琄北面的三万精锐,王彦章的前锋两万精锐,以及林威的十万兵马,这次秦藩进攻关中的精锐之兵,足足二十万之众。
不少臣子劝李璟此时应当返回燕京,准备即位事宜。但对李璟来说,他却必须先来一趟关中。西征之战,他必须亲自坐镇前线指挥。这并非是他想要什么指挥之功,他是一国之王,根本不需要与手下争功,手下的军功就是他的功劳。但他也不是来游山玩水,而是有足够的理由西行这一趟。
哪怕他已经同意了群臣劝进,答应了即位之事。但在此之前,他需要先走这一趟,不先把长安朝廷摧毁,李璟就绝不会急匆匆的去做那个帝位。他要的,不仅仅是登基称帝,还要唐朝天子亲手捧着传国玉玺开城献降,彻底臣服。而且,他还要迎李晔这个天子回燕京,然后在燕京禅位于他,以真正的完成这个神圣的典礼。
五万近卫精锐,穿着光鲜耀眼的铠甲,雄姿英发的站立在秋阳底下。
这些当今天下最精锐的将士们,就如同一片雕塑一样的无声无息,没有人说话,嬉笑,更没有人乱走动。只有无数面象征着秦藩威严的黑色鹰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只有他们手中的如林刺枪在太阳下闪着夺目的光。
年轻而又雄壮的侍卫军官挺胸抬头,阔步昂首,手夹着公文盒,穿过卫士们的拱卫朝李璟的马车走来。
高大宽阔且巨大的马车下,除了“猛兽四骑士”外,并排站着已经略显发福,满面笑容的内侍省总监张承业,以及侍从室侍卫长赵江。这两个人,官职不显,爵位不高,但却是秦藩之中,平时最接近秦王,且也十分得李璟信任的两个秦王近侍了。
年轻的上尉军官双腿并拢。啪的一声。先是立正。然后单膝跪地,右手握拳在左胸上用力一敲,声音洪亮的喊道:“禀报秦王,前线军情送到!”
独臂的赵江上前,瞥了一眼上尉军官,然后从他手上接过公文,仔细的查验了一遍后点了点头。拿着转身走向大车前,温声禀报:“殿下。前线军情!”
李璟虽然此时还未登基即位,但李璟已经接受了劝进,即位也就在近前。这使得连赵江这样的近侍,在面对李璟的时候,又多了几分礼仪,甚至不再敢随意的直视“天颜”,只是恭敬的低着头。此时的准天子李璟,也才不过三十三岁,十二年的奋斗,白手起家。从一介农夫,终成就帝王大业。虽然常年在外征战。可却保送的极好。且此时正处于人生的颠峰时段,不论是身体的强健,还是精神气质上,都处处显露出一股洋溢而出的威严。
他刚过而立之年不久,还极为的年青,可今时今日他的地位和威严,却已经让人不敢视。
李璟接过赵江送上来的军情,随手打开,锐利的目光在军情上一扫而过。赵江小心的低着头,用眼睛余光偶尔偷瞥一眼李璟,他看到李璟看公文时,脸上笑容渐起,显然,这刚送到的公文是一份好消息。
他很想问究竟是何可喜军情,但越来越懂规矩的他,最后却是什么也没有说。跟在秦王身边多年,让他渐明白,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
李璟放下折子,手指轻轻的敲击着膝盖。然后问道:“距离韩城还有多远?”
赵江连忙回道:“回殿下,此地距离韩城还有二十里!郭威将军,已经在韩城准备接驾,刚郭将军派人来报,已经到了韩城外东面十里。”
“不进韩城了,直接改向南下。”李璟说道。
赵江有些惊讶,“殿下,南面是李全忠的同州地面,郃阳、河西、澄城一线,现在还在他的手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