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军乱典型

方才看到有读者说晚唐的大头兵怎么那么有文化,知道邻省发生的兵变。

我在章节说里举了例子。

长庆二年七月,汴州军乱,杀将驱帅。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浙西观察使窦易在九月听闻了汴州的这场兵变,十分害怕,担心浙西武夫跟着作乱,于是决定“散金帛以赏军士”。

他这个判断不是没来由的,而是作为一线工作的藩镇主帅的经验和直觉。

果然,在窦易犹豫不决的时候,消息其实已经传入浙西,于是武夫们也跟着作乱了。

两个月就从汴州传到浙西,武夫们消息闭塞吗?

千万不要把晚唐的武夫代入其他朝代的武夫,他们完全是两类人。

晚唐的大头兵,一个月领2斛粮赐,每年还领10缗钱、10匹绢左右的赏赐。如果有战争或远戍还会加赏。

一年春秋发两次衣料。

军中定期比试,每年都有奖品发下,奖励表现突出的个人:金银饰鞍辔各二十具、锦一百匹、彩色绫一百匹、绯紫紬绫二百匹、色罗三百匹以及男女锦袍、银壶瓶、锦褥、紫绫褥之类。

在军中包吃住。不训练、不出征时,一天吃2升米面,训练或打仗时,一天吃3升——这個标准北宋都没做到,明代就更不提了。

每个月都要有酒有肉。还记得泾原兵变吗?东出平叛的泾原武夫因为吃到的是粗茶淡饭,大怒作乱,拿箭射前来传旨的太监。

晚唐的大头兵还深度参与政治。

藩镇割据的体制下,亲党胶固,互相联姻,关系网四通八达。

一个在城门口扛枪的小兵,说不定就有亲戚在当衙将。

前文还举过例子,河北文人有一个赞美某个家族的美誉:“书剑双美。”

其实北方都差不多程度区别罢了。

士人家族的成员大量投军,成为武夫,晚唐大头兵识字的比例是超过其他朝代的。

会昌元年9月,幽州军乱,杀史元忠,推陈志泰为留后。

一个月后,又乱,杀陈志泰,乱兵立衙将张绛为留后。

直到张仲武担任节度使后,才稍稍稳定了一些。

前文提到的汴州军乱:

贞元八年,宣武节度使刘玄佐薨,朝廷派吴凑来当节度使,宣武军人拒绝承认,立刘玄佐之子刘士宁为留后。

贞元九年12月,汴州军乱,刘士宁逃奔京师,都头李万荣当留后。

贞元十年7月,汴州军乱,奇迹出现了——李万荣成功镇压,他向朝廷检举,说这是刘士宁煽动的。

贞元十二年,李万荣病重,其子李逎代行职权,然后发生兵变,都虞候邓惟恭与监军俱文珍合谋,把李逎抓了起来,送往京师,邓惟恭自任留后,李万荣病逝。

当年7月,朝廷任命东都留守董晋为宣武节度使,11月,邓惟恭领两百人作乱,被董晋发觉,成功镇压,邓惟恭被械送京师。

贞元十五年,董晋死,行军司马陆长源为节度使,汴州军乱,杀之。

韩弘接任宣武节度使,他到任后,先与武夫相善,然后仔细观察刺头有哪些,暗暗记下来。

比如每次作乱,谁喊得最响,谁最会串联,谁朋友最多,罗列了一个三百人的名单,然后调集宋州兵,将他们全部杀了。

汴州武夫受此重创,势头受到遏制,老实了不少,当然我们知道,这不是釜底抽薪,只是扬汤止沸罢了。

但在此之前,真的太过分了。而且杀戮也是有震慑效果的,韩弘入朝之时,“士卒无一人敢欢呼于城郭者”。

什么意思?

以前不得人心的节度使,他走的时候,武夫们会欢呼庆贺啊!而且是在城头上欢呼。这画面太美,大家自行品鉴。

品鉴了这两个藩镇的军乱劣迹,我想大伙对那个时代武夫的精神面貌有点了解了吧?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