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通志!向北居然还没有放弃?”
坐在末席的翰林侍读学士倪谦,此刻满脸的不可置信,心中震惊感受简直无以复加。
毕竟这个天坑,当年就是他给沈忆宸挖下的。甚至可以这么说,最开始倪谦压根就没想过,这本书有一天能修成!
后续倪谦是看到了沈忆宸的坚持跟努力,也看到了此书修成的希望。但出镇山东治水,没有了翰林院跟东阁这般修书环境,几乎等同于半途而废的放弃。
就算是沈忆宸锲而不舍,不愿意放弃修书,想要成书至少得回到京师等个三五载。
结果万万没有想到,两年时间此书修成了!
与倪谦同样震惊的,还有阁臣高穀,他离沈忆宸的距离更近,带来的冲击力就更大。
想当初沈忆宸离开东阁,出镇山东治水之时,高穀给出的赠言是文人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
治水功成,算是立下了不世之功。
国子监讲学立言,受限于传播范围跟深度,仅仅只能算半个。
可如今再加上修成,便达成了著书立说之成就。意味着文人三不朽沈忆宸做到其二,仅剩下最后用时间来检验的立德!
岂能不让人震撼?
随着愈来愈多的官员发现是,讨论传播的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就连远在承天门附近的低级别地方官员,都咂舌不已。
“诸位,寰宇通志是不是正统六年,引发皇帝震怒,革官了好几位翰林的那本书?”
明朝各种大臣下狱,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因为一般没过几天便会放出来官复原职,更像是一种皇帝跟权臣惯用的打压手段。
可身为翰林清贵被革官除职,整个大明开国以来除了政治斗争外,几乎就没有过先例。所以哪怕偏远州府的地方官员,均是有所耳闻。
“没错,就是那本寰宇通志,号称大明地理总志,修书难度异常之高,寻常翰林根本无法成书。”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是对此书最好的写照。由此可见,对编撰者的学识底蕴要求之高,否则如何描述出来大明的万里江山!”
“这么一看,沈侍读学士真乃旷世之才,治水间隙能修著完此书。”
“三元及第,六元魁首,岂是浪得虚名?”
种种议论声音,哪怕负责纠察官员言行举止的御史,都无法控制住场面,只能听之任之。
御座之上,明英宗朱祁镇看着眼前的,同样有些惊诧不已。
任谁都想不到,沈忆宸没有准备朝贺祝词,却给出了一个更大的惊喜。
“沈爱卿,此书修成了?”
朱祁镇用着将信将疑的语气问了一句。
要知道当初可是五六位翰林修书,用时三年才呈递上来一本狗屁不通的“高仿版”。
沈忆宸凭借一人之力,中间还出镇地方治水,两年时间能修书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