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八十五章唐代金库(400推荐加更)

如果真要接受唐三彩的传承,也肯定是摸一摸石椁之中的唐三彩。

想来石椁之中的唐三彩,个头应该会小一些,也应该更加精致一些。

越过祭台,小心的避过木人、铜人、陶俑,陈文哲来到了石椁跟前。

看着眼前斑驳陆离的彩绘,陈文哲感觉有点可惜。

可是,这一座石椁,暴露在空气之中一千多年,能够留下一些彩绘,已经算是很厉害了。

“果然如同我猜测的一样,不过,这座石椁的年代,恐怕比外面那座要更加久远!”

视线从石椁之上移开,陈文哲笑嘻嘻的看着,堆积在地上的一些黑色的东西。

除了棺椁,恐怕就这些东西价值最大了。

擦掉上面的尘土,看到了一片黑色。

时间太长,这些东西都变得发黑,不用说,肯定是银子。

船型的银铤,拿起来了一个,看着还真丑。

不过,一股欣喜的感觉,从心中蔓延出来。

银子的纯度、重量、大小,特点,一瞬间浮现在脑海之中。

这才是真正的摸金,可以说是金银专精,他现在对金银特别敏感。

这东西是小船形态,细长,船底很薄,两头翘起,两边的银子因为太薄,都压的扁了下去,看着就更丑了。

不过,陈文哲知道,这才是正常的。

在众多影视作品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节:皇帝随随便便就赏赐别人很多的黄金和白银,然后就抬出了一箱又一箱造型精美的元宝。

其实,了解历史的都晓得,那种胖乎乎,造型精美的银元宝,是后人YY的,真正的银两,并不是那个样子。

我国使用金银作为货币的传统,由来已久,银两在汉朝时就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后来汉朝的大文学家许慎注《淮南子》说:“铤者,金银铜等未成器铸作片,名曰铤”。

铤指的是金属材料尚未进行冶炼的坯料,大致为长条形。

由于贵重金属自身就有比较高的价值,所以能够直接作为储藏和大宗贸易支付使用。

到了唐朝的时候,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唐朝银铤。

银铤这个称呼源自于它的造型,那个时候人们习惯将长而且端直的东西叫“挺”。

木质的就是“梃”,竹子的就是“筳”,金属的就是“铤”。

听到这个名字,其实就能想到它的形状。

唐朝的银铤,除了长条的笏形以外,还有一种就是眼前这种类似于船型的,束腰,然后两头翘起。

当时的银铤,通常是能够作为标准计数单位的,一铤的重量为五十两。

所以,陈文哲手中的一铤,就是五十两银子。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造型,一方面能够充分展示白银的延展性,一方面也能防止铸造时,掺入其他金属。

白银作为高价值的金属,很容易被居心不良的人盯上,为了防止造假,就需要让银两本身,全方位的让别人看到,于是就出现了船的形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我的系统不正经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