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一百五十八章 华夏应该有自己的诺贝尔奖

科研最讲究心无旁骛,把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搞人脉关系上,往往是本末倒置。

还有一个原因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官本位风气。这些地方大多数都充斥着一股浓郁的官僚主义气息,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行政人员凌驾于普通科研人员之上。

教授副教授低声下气的找财务处科研处审批经费,某教授想招个人还得去求人事处通融,这些事情卫康当初在学校的时候都屡见不鲜。

而这些行政人员,还经常搞出一堆莫名奇妙的考核,严重影响科研工作。

最后一个原因,急功近利的科研风气,这可能不仅仅是科研圈的问题。

科研工作,尤其是基础研究,有其特殊性,短期内看到成果是不现实的。

再看看现在各大高校研究所的考核要求,三年非升即走成为主流,甚至还有每年都考核,还跟工资挂钩的。这种违背科研规律的方式最终只能变成领导大佬打分制,一地鸡毛。

华夏的科研环境这么多问题,其实还是一个字,钱的问题,资源太少,科研人员又多,导致疯狂内卷。

所以卫康创建盘古研究院的目的也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

他要每年投入巨资,养起一批华夏学术界真正的优秀人才。

让他们全心全意投入在基础科研上面,研究经费不用愁,待遇给够,人脉关系和官僚作风在这里更是不存在的。

至于长期的科研成果,他也等得起,反正三清是他的一言堂,利润足够高,又没有资本的短视干涉,每年几十亿上百亿的科研投入也花得起。

像鹰国的科研环境为什么那么好,因为科研经费实在太充足了,不但国家投入大,还有各大企业争相创办科研中心。底盘够大,经费够多,科研人员去哪都能活得很好,自然可以谁都不鸟,专注在科研本身上。

他要把从全球病人身上赚来的钱,投入到国内的基础研究中去,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促进华夏的科技腾飞,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而且他还有一个私心,等干了一段时间以后,里面最优秀的人才,他都要尽可能留下来。

来了,就别走了。

这话当然不是狂妄。

现在的他,的确有这份能力。

抛开诺奖不谈。

在全球医疗界,许多大佬都私下将他称作医药界的“爱因斯坦”,这无疑是对他科研实力的最大认可。

事实上,他现在医药界,已经拥有了极其强大的号召力,不论国内国外,许多年轻科研学者,都将他视为心目中的偶像。

再挥舞金钱大棒,给足待遇和经费,足够挖来各种高端人才。

而且,盘古研究院不但要吸引国内最优秀的人才,国外的尖端人才,他也要。

博士后工作站正是为此而设。

从来都是国外的机构和高校,吸引全球以及华夏的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我能提取副作用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