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四百四十七章 前奏

大灾之年,同舟共济,共渡时艰。

当《大明论坛》在头版登载出醒目标题时,很多人立刻嗅到了山雨欲来的意味。

古时就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诗句,报上的文章虽然没有引用,但字里行间也对宗藩、勋贵等辈,颇多指摘批评。

华屋美宅、仆佣成群、生活奢糜……如果是凭着自己的劳动或经营所得,那你的享受天经地义。

可你们呢,躺在祖宗的功劳薄上,或是因为身份血缘,就能不劳而获,安心理得地领着朝廷俸禄,那可都是民脂民膏。

平辽平叛时,如此;大灾降临时,依然如此。哪里能看出与国共休戚的觉悟?

舆论先行,是皇帝惯用的手段。显然,皇帝要对宗藩和勋贵下手了。

随后的几期报纸上,连续登载文章,就是列数字举例子,把宗藩勋贵对于国家的负担,都列举出来。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不管是从太祖算起,还是成祖,朝廷都已经算是仁至义尽。

报纸上的连续登载,给了宗藩和勋贵极大的压力,用人心惶惶来形容,也不为过。

不算不知道,特别是宗藩,人数的增长,朝廷的支出,只从万历年间算起,便触目惊心。

长此以往,大明财政早晚会垮,被宗藩吃垮。就算还能支撑,也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连篇累牍的文章,不仅清楚明白地揭出了宗藩勋贵之害,还把皇帝的苦心都公之于世。

宗学,基金,以爵换官,三年俸禄折银改从他业等等,让大家都知道,皇帝给你们想尽办法,可你们油盐不进。

舆论的连番轰炸,很快就把宗藩和勋贵群体推到了对立面。

文官、百姓,本就看不惯这帮游手好闲、坐吃等死的无能之辈;而新晋的武将,多数都是武学培养,靠的是军功升迁,对勋贵也没有什么感情。

当然,皇帝的另一个手段是有打有拉。有子弟在军中效力,且表现不错的勋贵,在报纸上就得到了点名嘉奖。

与舆论差不多是同步进行的就是驻军的行动,包括京营在内,各地部队都奉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强化训练,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拉练。

拉练给谁看的,人们都心知肚明。各地藩王宗室,也都明白这是威慑,是皇帝举着刀子在他们眼前晃呢!

不服不行啊,皇帝发起狠来,真是不顾名声、不要脸皮,真下死手啊!

整肃官场的雷霆酷烈,大家还都记忆犹新。多少官员杀的杀、流放的流放,什么大儒,什么名士,什么官绅,收拾起来一点情面都不留。

那时候辽东激战正酣,花钱跟流水似的,皇帝是缺钱缺疯了。

现在则是大灾降临,皇帝又要开始搂钱薅羊毛啦!

你们乐怎么想怎么想,朕意已决,要收拾你们这些寄生虫。

天启九年十一月,千秋节,不仅京师张灯结彩,各种庆祝活动热闹进行。大明各地的官府也尽其所能,为皇帝贺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