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王就藩

札萨克制,保留了原蒙古诸部的封建王公制,也保留了蒙古王公对于牧民的剥削和压榨。

对于皇帝来说,札萨克制与土司制都是将被最终消除的制度。但这也将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对于大明帝国的发展和崛起,现在的影响还不大。

同样,让土司的后代接受教育,让蒙古王公的子女开眼看世界,都是为最终的目标而打基础。

或许有一天,不用朝廷动手,蒙古王公的子女就自发地进行改革。当然,这样的希望可能并不是很大。

而且,毛纺业的发展,使得牧民又增加了收入。尽管还要遭到王公的剥削,可矛盾的激化似乎又被拖延了。

但这不是皇帝现在要担心和考虑的,他是着眼于全国,着眼于大局。大明顶着灾害在磨砺前行,这是总的势头,总的方向。

不仅仅是对外侵略扩张的胜利,还有各项制度上的完善,大明从内到外,都在经历着变革。

伐缅大胜的欢庆,给过年前的京城,又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但不是所有人都欢乐,瑞王朱常浩、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这三位藩王府中,便笼罩着凄冷。

皇帝圣旨已下,三位藩王年后就藩,两位去占城,一位在湄公。就藩的府邸已经建好,或者说是修缮完毕,或是占城王公的府宅,或是真腊王室的府邸。

按理说,湄公省和占城都已经是大明的疆土,与内地也没有区别。但这只是在名义上的,在三位藩王眼中,那还是海外,有蛮夷,有瘴疠。

若是在几年前,这不是就藩,是发配。

但万岁侄儿的脾气禀性,这三位藩王几年来也看清琢磨透,可不是一个好相与的皇帝。

圣旨下来之后,府宅周围便多了锦衣卫在游荡,三位藩王想串联反抗,或是找勋贵王公帮忙说情,谁敢往前凑呢?

就藩之后没有封地,俸禄只给一半,另一半投资于皇家基金,每年分红。

这是早已经实施的宗藩政策,不只是这三位藩王,其他在内地就藩的全都是一样的待遇。

要说皇帝也算是慷慨大方,皇家的瓷窑、织造、玻璃等工坊都贡献出来,让宗藩入股投资。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赚大钱的项目。先期入股投资的,分红很可观,比只拿死俸禄强得多。

自食其力是皇帝的宗旨,也是自嘉靖帝以后历代皇帝想达到的目的。但从力度和办法上看,还是当今的皇帝最有决心和意志。

你们不是不懂经营吗,把俸禄拿来,朕派人来经营;你们但凡有点心气和出息,朕也给你们开方便之门,在政策上扶持你们。

只不过,皇帝的意思也是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难忍受宗藩的不劳而获,越来越厌恶宗藩的违法犯罪。

对勋贵也是一样,皇帝不认为他们有资格躺在祖先的有功薄上,永远地享受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