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你看一下,这是我们拟的准备接任北平省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以及都指挥使司,三司官职的官员名单。这上面的这些人都是殿下您的人,全是信的过的。殿下看一下,选哪几个去北平合适?”吕本从袖中取出一本折子,翻开来上面满是一个个蝇头小楷写就的名字。
太子朱标接过折子,仔细的从头看上去,不时的点点头。这上面这些都是已经向他表过忠心的可信之人,也是让他一直以来保住自己地位稳固的最大依仗者。不过看到最后面,他却皱了皱眉头,上面多了不少陌生的名字。其中临川侯胡美和他儿子女婿的名字本来也在上面,不过此时已经被墨水抹去,不过依然可以看出他们的模糊名字。
“这些陌生人是谁?孤以前怎么没听过?”
“哦,这个啊。”吕本指着上面的几个名字道:“这些都是我们新收的殿下门人,如今要与燕王斗,光靠朝中的公侯和大臣们可不够。地方上的官员,甚至连一些进士举人,乃至商人咱们也得接纳一些。真正办事的,还是需要这些人的。你看这两个,齐德与黄湜,这两个就是后起之秀,眼下俱是举人。今天我还特意把他们都带来让殿下亲自见见。”
说着吕本起身走到殿外,冲着殿外的人堆中招了招手,两个三十许的白袍儒士打扮的年青人马上激动的小跑着过来。
“殿下,这两位就是齐德与黄湜,俱是今科乡试中举的举人。齐德,字尚礼,今年乡试,应天乡试第一,应天解元,文采斐然,品德更佳,如今拜在国子监大儒金文徵的门下为学生。因久慕殿下仁厚之名,故愿为殿下门生,为殿下尽一份力。”
齐德面色微黑,方脸浓眉,也就二十六七岁的样子,这么大的年纪才考中举人,说来算不得什么。不过,实际上,大明朝的科举此时已经停了十四年没有举办了。今年洪武十七年的这一科,其实只是大明朝开国以来的第三次科举。第一次是在洪武三年,第二次是洪武四年,然后就一直停了,直到今年洪武十七年才再开科举。因此可以说,齐德一个二十多岁的士子,只考了一次就考中了举人,而且还是解元,这已经十分了不得了。而且因为十三年没考,这期的考生素质也是十分的过硬的。因此齐德虽只是一个乡试解元,可在太子面前也还是有些底气。
“生员齐德拜见太子殿下。”齐德心中虽然激动,但礼节还是十分的到位,躬身举手行了一礼。
朱标上下打量了齐德几眼,听到介绍说是应天乡试解元,眼里有些惊讶之色。大明科举取士,向来是南方士子胜过北方士子,而南方的进士实际一般都出自江西、浙江、江苏三地。能成为应天乡试第一,这份才情确实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