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铁笼山》一曲谢知音

滨江市李市长上北京看病,顺便看看朋友。他要看的许多人都没见着,一个没打算看的人却到宾馆找他。

“您是四〇三号房间李会民同志吗?有个唱戏的老头找您,见不见?”

“叫什么名字?”

“沙慧斌!”

“等等,我下去接他!”

沙慧斌,杨小楼的门人,当年知音遍天下,现在的小服务员喊他“唱戏的老头”!李会民心里不大是滋味!

解放前李会民在滨江市作地下工作,开一个估衣铺作掩护,也以此作为活动经费的来源。李会民不识几个字,就凭对革命的一片忠心,学会了做买卖,三熬两熬成了估衣行的头面人物。旧社会做生意,凭的是拉拢交往,老客来了先接到后柜住下,掌柜的要陪着剃头、洗澡、吃下马饭,晚上照例得听戏。于是就成了戏园子的熟客,并常包着一个厢。看长了,也就懂点门道,结交了梨园里的朋友。解放后李会民当了滨江市市长,并不分工管文艺,可是有京沪名角来演出,他必定出面招待,看戏接见。因为他好这个,便把这些应酬既看成应尽的义务,又当作应得的享受。

沙慧斌几次上滨江演出,李市长都接见了他,两人也算是老相识。李市长知道这个人的价值。他看过他的《战马超》和《状元印》、《铁笼山》。

李会民顺着宽大的楼梯走下来。在拐角的平台上站住脚,朝下边的两排沙发上看看,那儿坐着三四个人,哪一个人也不是沙慧斌。“咦,怪了!”这句心里话没说完,就见一个老头站起身来,在胳膊下架着单拐,伸出左手去摘椭圆形的老式水晶茶镜。他戴着茶壶套似的毡帽,围了个二尺多宽五尺多长的大毛线围脖,不摘茶镜实在也找不着脸面在哪儿。

“李市长!”

“是慧斌哪!”李会民快步走下来,扶住沙慧斌,指指那拐,问,“这是怎么个话头?”

“老首长,我是再世为人哪……”

沙慧斌拉过毛线围脖就擦眼泪。李会民忙扶他往电梯口走:“别激动,有话咱们屋里慢慢说。”

沙慧斌在*****中的遭遇,也并不比李会民更邪乎。李会民伤在心上,他伤在腿上。不过,“说书的嘴,唱戏的腿”,唱戏的瘸了腿,就算砸了粥锅。

“我土埋到胸口了,唱不唱,政府都给饭吃,犯不上揪心!可是杨派门下没人哪!人家纪念梅先生,有张君秋、梅葆玖;介绍程先生,有赵荣琛、李世济,可要介绍杨小楼找谁呢?年轻人就会点皮毛,满不是这里的事儿!剧协叫我张罗着弄两晚上杨派专场,正没咒念呢,听说您来了,这可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怎么着,你想叫我上台唱戏呀?”

“玩笑,玩笑,您手底下有人!”

“什么?我那里的京剧团,经过一场大革命,老的死了、退了。几个年轻的有点本事的,前几年找门子参军的参军,调走的调走。现在开不出戏来。我还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9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