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五百二十四章 天津

清宁宫中。

朱厚照回到东宫之后,就直奔书房,眼下第一大事,还是天津卫的事情,所以刚刚进入书房的朱厚照,就命刘瑾去将那谷大用叫来。

这边刘瑾快速的跑了出去,而朱厚照,则是拿起桌案上的天津舆图,开始仔细的查看起来。

天津卫之名源于朱棣,即天子津渡之意,始建于明永乐二年,是唯一一座可以在史料中,查到明确建城时间的城市。

当时的营建,由时任工部尚书的黄福,还有平江伯陈瑄等人负责筑城建池。

最初的天津卫城,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周垣九里十三步,高三丈五尺,广二丈五尺,四面开门,东距海河二百五十步,北距卫河二百步。

当时受限于财力,所采用的筑城工艺,还是夯土筑城,四周夯土营造的土墙,将天津卫围成了一个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

这么一个夯土建成的城墙,在经历了大约九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到了弘治四年的时候,日渐残破的它,已经渐渐失去其防卫的功能,也在这个时候,天津卫土城墙,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次加固重修。

当时时任天津兵备副使的刘福,委派都指挥使陈达率人将残破不堪的土墙垫高加厚,同时在外面砌满了青砖。

将土城墙变为砖身之后,又重修了城楼城门,分别命名为镇东、定南、安西、拱北四门。

因为天津卫属于军事建制,并不是一般的地方行政区划,所以时任天津兵备副使的刘福,在重修天津卫城的时候,更是在天津城的中心位置,修建了一座鼓楼。

这座鼓楼,本是因为天津卫的军事建制,而用作敌袭预警之用,可是弘治初期的天津卫,海上倭寇还没有那般猖獗,北方的敌人也一个个正处于蛰伏期间,这城中间的鼓楼,渐渐的就失去了效用。

而这皮鼓,日积月累的维护保养,耗费颇多不说,还显得无甚用处。

到了最后,时任天津兵备副使的刘福干脆决定,将这大鼓换成大钟,平日里用作报时之用,关键时刻,仍然不失报警功效。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