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身为一名创作者,将脑海里构建出的画面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果这也算抄袭的话.
那这世上还有不抄的人吗?
天下文章一大抄,江海的这番话无非就等同于承认:
“我抄了。”
“但我抄的是新华字典”
在确认了【没抄】这个关键点之后,那接下来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自证?
在互联网上和人打打嘴炮这无伤大雅,但想要摆脱掉【学术不端】的嫌疑,这还是需要实打实的证据。
毕竟江海以一位本科生,并且还是一位未毕业的本科生,以一己之力写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感天动地窦娥冤》这样堪称戏剧范本的经典之作,这玩意儿,的确是有些过于惊世骇俗.
而江海对于这类质疑的回应非常之简单:
“你让我再写一本《梁祝》出来不就完事了吗.”
想要打破质疑的方式非常之简单,那就是用绝对的实力——
让黑子闭嘴!
类似于《梁祝》这样的经典戏剧,写出一本可能是偶然,写出两本可能是碰巧,要是我连续不断的写出第三本,第四本,乃至于第五本.
我还能本本是借鉴?
我还能本本是抄袭?
类似于古典民俗戏剧这种类型的剧本,《梁祝》和《窦娥冤》已经属于是最为经典之作,不论江海如何努力,想必也没有办法超过前作。
既然前作已经无法超越,那不如索性重新开辟一个赛道。
所以,江海将接下来工作的重心,直接就放在了民俗戏剧放到了影视剧本之上。
“我该写点儿什么样的剧本才好呢”
不论是戏剧,话剧,又或是剧本,从题材上来划分,这三者之中的确是有着不小的区别。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终归到底这三者还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江海在返回寝室的路途之中,眼神里流露出几抹思索之色:
“文学和电影,这两者其实可以互通.”
作家在写作的同时,兼顾影视剧本的创作,这种事情其实放在影视界或者文学界屡见不鲜。
就譬如说作协主席贾平凹,他这一生除却写作之外,参与改编和创作的影视剧本,包括但不限于——
《野山》《乡民》《五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等等.
至于说在当代文学界拥有不俗影响力的刘震云老师,那更是影视界剧本改编的常客,《手机》《一地鸡毛》《我叫刘跃进》《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等一系列既卖座又叫好的电影剧本,都出自刘震云老师之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家参与改编的剧本,和他本人的写作风格其实有些相似?
贾平凹老师是乡村文学题材代表作家,所以他参与改编的电影剧本,大都着重去描写大兴西北,农民的日常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