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日本文学就和我们截然相反,不管是推理还是恐怖,他们都是以故事本身为主,只要故事本身足够精彩,甚至可以抛弃掉一定的合理性和文学性,所以他们的书才能在国外这么受欢迎.” 江海的分析,不无道理,大家也都懂。
但是
你要让这样一群年过半百的老头子,抛弃掉自己已经熟悉了半辈子的文风
去和国外作者比拼脑洞?
去和国外作者比拼想象力?
这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宜?
“我不这样认为。”专写散文的诗人兼作家迟子建,对于江海的发言,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文学,不应该取悦任何人,作为作家——”
“我们能做好的就是写下自己笔下的每一个文字。”
“至于说书籍是否畅销,文字能不能打动别人?”
“这些,我觉得不应该在一位文读书人的考虑范围之内,我们不需要取悦任何人,我们只需要取悦自己.”
江海,属于是新派作家,新派作家的观点就是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写出一个精彩的故事,为了写出这个精彩的故事,应该摒弃掉无病呻吟的大道理,开始从【讲道理】去朝着【讲故事】本身延展开来。
就比如说东野圭吾的《白夜行》。
在比如说贵志祐介的恐怖《第十三种人格》。
为什么别人的故事能够畅销于世界?
其本质的内核,就是因为别人的故事足够精彩,没有那么多令人反感且内容繁琐的大道理.
可以诗人迟子建为首的老牌作家,却认为文学不应该取悦任何人,所谓文学——
就应该是清高的。
就应该是不被世人理解,孤芳自赏的。
“我不认为繁琐就是一件坏事。”秉持着老派文人的骄傲,迟子建也是说出了自己的道理,“你看《红楼梦》,当初不也不被清朝的主流文坛所理解?可像现在呢?”
“它不照样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四大名著?”
“酒香不怕巷子深,好作品就应该是远超时代,就应该不被这个时代人所欣赏的,经典之所以能被称之为经典——”
“就是因为它需要时间的沉淀,你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在它身上.”
如何通俗且简便的了解两人的这番对话?
把【书】比作是【追女生】。
江海告诉你:
“追女生这种东西,讲究眼缘,你的去追那种一眼看上去你就觉得喜欢的女生,毕竟只有喜欢,你才有深入了解下去的**。”
“如果追女生追到一半,你发现你看不懂这个女生,发消息不回,约她出去吃饭她也爱答不理,非常之高冷。”
“那这种时候,不要犹豫,你就应该果断放弃,然后继续再去找下一个女生.”
迟子建则是告诉你:
“追女生,你不能只看她的外表,凭什么长得丑的女生就不配拥有甜甜的爱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