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活着》的全文篇幅并没有多长,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二来万字。
如果江海全力以赴的话
应该一两个星期就足以把这本号称是苦难文学巅峰之作的书给写完,给写好?
纵然江海有着快速完本的实力,但是.
又不用参加快男,干嘛要写这么快?
自从江海放出要在北大交流学习的这一个月时间里,写出一本自己满意的先锋纪实文学作品,来缅怀自己即将逝去的校园时光。
整个北大校园,顿时闹得沸沸扬扬。
有部分同学认为:
“最满意的先锋纪实文学?”
“合计着江海对自己之前写的书都不满意了?”
“之前写的书都已经有够厉害了,这都不满意,那这还没有完稿的《活着》究竟得写成什么样”
也有部分同学认为:
“哪能有人是本本神作的?”
“这江海老师是不是对自己的要求太严格了.”
别管到底是质询还是怀疑。
别管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
总而言之,江海在北大潜修写作的事情,确实是火了。
消息一经散开,数不清的出版商,编辑,以及在校学生顿时蜂拥而至。
对于学生,准确来说是对于北大这个学校而言——
江海这种级别作家,能在北大写书,创作,这其实是北大的一件幸事。
纵观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相当一部分作家都曾在北大潜修并创作,就比如说.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呐喊》《朝花夕拾》,就是在北大任教之时诞生。
沈从文代表之作《边城》,也曾在这个校园里留下了独特的风采。
钱钟书的《围城》,杨绛的《将饮茶》,都曾在北大这个充满了历史气息的校园,独领风骚
现如今,江海想要效仿这些文学界的前辈,在北大校园里来一次即兴创作。
这不禁在学生群体之间掀起了一阵声势不小的讨论:
“江海先生的新作到底能不能被北大图书馆载入馆藏?”
“又或者说”
“他会不会像鲁迅先生一样,凭借在北大游览的这部分经历写出类似于《狂人日记》的鸿篇巨著,震动中国文坛?”
“我很期待的好吧”
江海名声在外。
对于学生而言,大家纯粹是抱着一种吃瓜的心理,都想要看一下江海能不能在中国文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以才会对这件事如此之感兴趣。
而对于出版厂商,以及各大报社编辑而言,江海的新作
那就是白花花的票子啊!
江海在未名湖畔潜修的这段时间。
无数出版社蜂拥而至,都想要拿下江海新作的独家代理:
“江海老师,您新作的代理权能不能交由我们中华出版社?这是我们出版社的资料,你看一下.”
“江海先生,您和我们新华出版社的老相识了,我们新华出版社的实力,您是知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