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未名湖河畔。
如潮水般的学生,朝着江海潜修的林中小屋,疯狂汇集。
对于感同身受的学生而言,苦根的死亡,就是压死福贵的最后一根稻草。
纵然福贵曾经也有过年少轻狂,可是他后半生早就已经改过自新,对于一位浪子回头的善良人.
似乎就没有必要接受这苦楚万分的悲惨结局?
“我接受不了”
对于共情能力稍差一些的读者而言。
纵然,没办法和福贵感同身受,毕竟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感统深受。
但是,哪怕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
这福贵同样是如此之苦楚?
他苦楚到甚至都让人无法相信,这人世间竟然会有人能有这般境遇?
或是出于同情。
或是出于疑惑。
或是处于愤怒。
这一刻,未名湖河畔便,洋洋洒洒的站满了人。
你要说江海在澄海戏剧学院,那或许的确是拿他没什么办法?
可是,如果他人现在就在学校里,这般好时机,不当面向他‘讨教讨教’的话.
又怎能对得起这般天赐良机?
能看出来,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站在林中小屋的方向就开始大喊:
“江海,你给我出来!”
“江海,我们需要一个解释!”
“江海老师,你为什么这样写”
“我不明白(奉化口音),为什么江海老师你要塑造这样一个结局”
阵仗,的确是蛮大。
但你要问江海有没有预料到?
其实内心,早有预料.
和学生们痛哭流涕、哀嚎遍野的模样截然不同,这一刻的江海,看起来是如此之云淡风轻。
看着来势汹汹的众人。
江海在未名湖畔的石桌上切了壶茶,只见他端起茶杯,稍稍抿了一口:
“有事儿?”
北大学生会的主席,这是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小伙子,当即站出来职责江海:
“江海老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写.”
作者和读者的考量,实际完全就是站在截然不同的两个角度。
对于读者而言,大家或许更喜欢看一些温馨治愈类的故事或者结局,这样的结局比较暖心。
可对于作者而言,相较于温馨治愈
更重要的让自己笔下的人物让读者记住!
如果《活着》是温馨治愈阖家圆满的结局,那想必在看过这本书不久后,它也会像其他书一样,在不久后就泯然众人矣。
但如果《活着》以悲剧收尾
那这样一部作品,才能成为历久弥新的经典。
自然知晓这些热血难平的学生想要追寻一个怎样的答案。
面对他们的质问,江海放下手里的茶杯,从嘴里吐出一句颇具哲学意味的言语: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在江海的口述之下,《活着》这本书结局的立意,被娓娓道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