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一百五十六章 弹劾的艺术(二)

“四十六岁的确是一个官员,尤其是北宋时期官员的黄金阶段,这一点不要怀疑。

更加不要拿那古人平均年龄说事儿。

因为当年提出这个论据的先生呢,他是个什么身份已经不可考了,但是能够找到的是他一共登报发表了两篇文章。

另一篇...他是谈论互联网的。

虽然我并不能说玩历史的人说不得互联网,但是一个人要兼修这两个方面,并且要做到精深,这的确是有点难。

再者说,他也不过是说到了前朝罢了,并非是有多少的论据。

如果你真要论这个的话。

汉末有个家伙三十六岁的时候去世了,然后人们对他的评价是英年早逝。

我想你三十六岁的时候没了,你也不会觉得这还是英年....

因为夭折率太高,所以导致了这个所谓的平均率,如果真的要说。

古代是以六十五岁到七十岁之后,才开始又朝廷恩养。

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活到六十五了,或者活到七十了,你就可以在家领国家养老金了。

这个人数不会太多,但是也绝对没有你想想的那么少。

毕竟汉末时期又关于年龄的专门记载,尤其是对于老人,管宁活到了八十,他愣是没上榜....

所以说,作为待遇还不错的官员,四十五岁到五十岁,那绝对的当打之年。

而在这个黄金年份,包拯全部在做财政类官员,这给了他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让他能够明白了大宋的官场之中的官员们是怎么玩的。

为他日后长达七年的监察御史工作提供了最好的素材和经验。

在评书之中他是一个为民伸冤,屡破奇案的形象,但是现实之中他虽然没有评书之中说的那么神奇。

但也并非是捕风捉影,因为他在地方上确实是为百姓请命,担任监察御史的时候也的确是不畏权贵。

在担任监察和权知开封府的时候,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内官外臣,他是一个都没放过,谁有问题那就往死里弄谁。

导致了这些人都非常惧怕包拯。

将他比喻成黄河水一样清澈....

嗯,对,那个时候黄河水还真不浑浊,当然这话你现在听就是骂人了。

宋史记载,包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在百姓的口中,他不是那包青天,他的外号叫做阎王老包...

娘咧,这是杀成杀了?

就是这么一个家伙,将满朝文武勋贵几乎得罪了个干净的人,让他们全部都惧怕的人。

愣是成为了大宋仕林里面的常青树。

作为一个直言敢谏的清官难么?当然不难。

大的有如范仲淹,王安石,小的苏轼陆游,他们都是如此。

但是做到他这一步的那是真不容易了。

有背景的苏轼和陆游都被折腾成狗了,范仲淹王安石也是起起落落,看看人家老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