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是河南郡、河内郡、河东郡、弘农郡、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
东汉时期则是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河东郡,弘农郡,河南尹,河内郡这些,一共八十八个县之多。
嗯...东汉末还没乱腾的时候,袁绍就是司隶校尉。
三国时期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
司隶校尉负责的是京师及其周边的官员和军事监察,还有军事防务方面,可以说是权利极大。
因为他有兵权,而且辖区很大,尤其是东汉时期,所以哪怕是他的级别在九卿之下,但是论权利甚至在三公之上。
哎...这么一看三公也挺可怜的。
当然了,尚书令和御史台都有特权,那么司隶校尉系统作为和那两个同等的存在自然也得有一项特权的。
那就是可以当面指责三公及以下所有朝堂官员。
所以说,刚刚进入仕途的家伙都想当九卿,混了一段日子之后的家伙,则是想要当司隶校尉。
实在是当不上了,去讨好一番也好啊。
啊,这么一可能那些说袁绍在前期袁家不得宠如何如何,为了自己把袁家覆灭了如何如何的。
你们恐怕是不知道袁绍在袁家混的多么好。
司隶校尉,给三个后将军原本出也不换啊。
这三个体系的老大就是,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了。
他们三个也被当时戏称之为京师三独坐。
因为当他们三个合体的时候,他们还有一个特权。
那就是可以单独跪坐在朝堂的一边,其他人都去另一边挤着去,你们还得站着!
而他们之所以这么的特殊也是因为他们三个系统连接着另外的一种制度。
一种真正的实权制度,尚书台制。
首先我们要知道尚书台的出现,最开始就是为了帮助皇帝对抗丞相的。
虽然在我们看来,西汉时期的那群皇帝动辄就喜欢来一场到家的无为而治,但实际上当皇帝的就没有不想大权独揽的。
所以尚书台设立的本身就是为了方便皇帝亲政,乃至崛起的。
这,就是尚书台制的前提。
之后,再说尚书台的发展。
在西汉的时候,权利并不大,他们的职权真的就是单纯的收敛朝臣们的尚书和发布皇帝的命令制作成诏书。
那个时候的尚书台是一个标准的工具人做派。
等到了西汉霍光时期,这件事情就开始了变化,因为他在自己的身上加上了一个东西。
那就是录尚书事!这也是尚书台开始掌权的开始,或者说权臣的开始。
录尚书事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诏书,很明显霍光并不希望天子对外发一道求救的诏书。
毕竟咱们霍光老兄也知道自己到底干的那是个什么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