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博在洛阳以沉痛无比的语气,连上了几道奏章。
伐夏之战过去了大半年,影响渐弱,所以他能大声说话了……
并且文彦博在奏章里公开指出,随着彼岸人口增加,必然会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而宋朝对大海控制能力很弱,东海边又缺少相关的军事力量,这些海客桀骜不驯,未来必成为我大宋的危害。
赵顼看后,只是冷笑。
海客确实是桀骜不驯,但当真没办法对付?只是宋朝不想过份激怒海客罢了。
实际文彦博也不算是无的放矢,区别就是看这些船控制在谁手上,如果控制在倭国手上,则成了明朝最大的危害倭寇,如果控制在王巨手中,他难道想做倭寇?
不过王巨看似没有提条件,实际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也就没有人再提议召王巨回来了。
如果是这样……王巨可能就会真流落到海外,做一个海外“小国王”了。
但是……
徐禧到了延州,为什么是延州,而不是渭州。这种选择非仅是为了西夏,还有辽国。
如果将延州到府麟路打通,构成一道森严的防线后,西夏就不会危胁到河东安全。不仅是西夏,宋朝一直担心的是辽国与西夏共同夹击河东。
所以最后舍去了李宪的策略,取了种谔之策。
其实两策都没有错,错的是执行的人。
但两人迅速发生了争执,按照种谔的意思是直接经营银州。
为什么是银州,种谔大军西征,遇大雪三军崩溃,逃向延州,但留守在宥夏石银诸州还有官兵,他们皆陆续先逃向银州。而且西征开始时,府麟路军队与鄜延路军队就在银州汇合的。
当地百姓全部逃亡了,州城也催毁了。
虽然第二年西夏陆续将这几州接收回去,然而银州还是一片瓦砾。
如果经营银州,则将两路全部联系起来,而且还有两路军队援助,并且可以得到河东路的粮草与民夫支援。
所以看似大胆,实行是一个既稳妥,又有奇效的建议。
然而徐禧不同意,银州是在山外,太危险了。因此提议筑永乐城,而且沈括已经在周边地区建设了六个堡砦,能够互相辅助。
种谔不同意,前面有了一个罗兀城之鉴了,便说永乐城虽能依山为险,也看似将周边诸砦一起联系起来,但无山泉,非是筑城之良所。
两人争执不休,赵顼最后采纳了徐禧的意见,弃银州,筑永乐城。又将种谔留守延州。
来了。
三十万军民被西夏人反复绞杀,沈括率领的援兵与馈运皆为夏军所阻,然而种谔却在延州据城观望,托名守延,没有做任何救援。
此役,三十万军民仅是少数几万人逃了出来,高永能等一百多名将领全部覆没,精锐强大的鄜延路军,折损了大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